浅论先秦两汉时期道教神仙信仰构建形成.docVIP

浅论先秦两汉时期道教神仙信仰构建形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先秦两汉时期道教神仙信仰构建形成

浅论先秦两汉时期道教神仙信仰构建形成   【摘要】先秦两汉是道教神仙信仰构建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巫祝及方士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神仙信仰的核心内容不断在构建,其中的神仙形象在演变,长生不死的思想和信念在发展,成仙方术及神仙仙境在逐步完善,最终,道教神仙信仰得以确立成形。 【关键词】神仙信仰,构建,形成 先秦两汉时期神仙信仰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从萌芽、发展到形成,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构建过程,其中巫祝、方士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在巫祝及其方士的不断推动下,道教神仙信仰核心才最终得以确立和形成。 一、先秦两汉时期神仙信仰的演化 在道教神仙信仰核心形成之前,神仙信仰早已存在,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神仙信仰的整个演化过程中,巫祝和方士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中国上古社会时期,巫祝就已经产生,到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出现了 “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人人)作享,家为巫史”(《国语·楚语》)的局面。到殷周时期,中国的神权开始和氏族宗法政权融为一体,形成了最初的政教合一体制,换句话说,巫祝的地位这时达到了顶峰。而晚周的巫祝则凭借其特殊的地位和本身的职能演化出黄老道家、阴阳五行家、方技术数家和神仙家几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分派,后来很多神仙思想和方术是在这些由巫祝演化出的各分派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而且比较直接的是很多巫术后来演化成了成仙方术,也就是说,巫祝对神仙信仰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神仙信仰构建形成影响最大的是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方士及其方术活动,这些方士懂得神奇的方术,或者收藏着许多药方。秦汉时期,方士与方仙道的活动主要是传播和制造长生不死的神仙说和发展古代巫史文化中流传下来的神仙方术,其中方士进行传道、授徒、著书的宗教活动,而且,这一时期方士的数量相当的庞大。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大儒家董仲舒,他不仅在《春秋繁露》中利用邹衍的学说宣扬这种封建宗法神学,甚至还亲自掌握求雨止雨的神仙方术。此外,大量方士开始造作大量宣传神仙的道书,这也极大的促进了神仙信仰的传播,有利于不断发展完善神仙信仰。 二、先秦两汉神仙信仰的构建 在沟通人神的巫祝和宣扬神仙说的方士的影响下,神仙信仰完成了它自身的发展构建过程,特别是在方士的推动下,神仙信仰呈现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建构过程。 在神仙信仰构建过程中,神仙的形象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关于神仙形象的描述,我国很早就出现,但还没有完全从古代神话中解脱出来,早期的神仙多是脱离人世超现实半人半兽。如《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还有火神祝融、雷公、雨师等也莫不如此。 在战国和秦汉时期方仙道的影响下,神仙形象逐渐发生了变化。到《庄子·逍遥游》时,所描述的神人形象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里所描述的神仙多了超然物外的神仙特性。 到秦汉时,神仙形象开始人性化,一些具体的著名历史人物和方士被列入仙谱,这在《列仙传》中有明显的表现,如老子、姜太公、东方朔等,这些神仙的人情味较浓,而且他们中更多的是凡人的神化。 在神仙信仰的构建过程中,神仙的长生不死的思想和信念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山海经》中有“不死之国”、“不死之药”、“不死树”的记载。《老子》中有:“谷神不死”;“长生久视之道”,等有关于神仙思想的记载和反映。而到《庄子》说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则已经是对古代神仙生活的描述。加上秦汉时秦始皇和汉代汉武帝的求仙采药的影响,神仙思想在汉代社会上的传播达到高峰,所以汉末刘向的《列仙传》收入神仙多达70人,而且,在汉代,修仙的人日益增多,连王莽也自称“神仙王”,说明汉代神仙思想深入上层社会。 由于受方士的影响,神仙方术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总括来说,方士不仅将巫祝的俗神信仰发展为神仙说,还将一大批巫术改造为方术。在《神仙传》中左慈和葛玄所行的成仙方术中就有巫术幻术的影子,葛洪的《神仙传》记载的方术为:“……饮毕,以杯掷屋栋,杯悬着栋动摇,似飞鸟之俯仰,若欲落而不落。 到汉代,在方士的影响下,成仙方术已成系统,对神仙信仰影响也较大,《后汉书·方术传》中记载说: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于瑶坛之上者,靡得而窥也。此外,汉末专修仙道的方士还以金丹、仙药、吐纳、导引、禁咒,符箓、胎息、内视存神、辟谷等方术见长。这样,神仙信仰中的神仙方方术已大致完备。 在神仙信仰建构过程中,神仙境界也体现出一个逐渐演化形成的过程。 有关于神仙居住之地记载最多的是在《山海经》中,《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的神居住的地方为:“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下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