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公路开拓者慕生忠将军
青藏公路开拓者慕生忠将军 行进在茫茫青藏线上,你处处会感到一个人的存在,因为沿途有近20个地名——雪水河、西大滩、不冻泉、五道梁、风火山、开心岭、沱沱河及万丈盐桥等,都是他起的,而每个地名都连着一段他和修路工们不平凡的创业故事。
他就是被人们称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
慕生忠是位极富传奇性的人物。1910年他生于陕北吴堡县一个破落地主家庭。上中学时受到陕北革命领导人刘志丹的影响而投身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拉起了一支杀恶除奸的游击队。后来他带领游击队曾东渡黄河,活动于晋西吕梁地区等20多个县,杀敌人,除恶霸,身上留下了27块伤疤。阎锡山曾贴出布告,悬赏10万大洋买他的人头,但他都安全地闯过来了。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慕生忠率领自己的队伍去吴起迎接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此后,他先后任陕北红军第二作战分区司令员、延安以东地区作战司令员、山陕特委军事部长、晋绥九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第一野战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政治部秘书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说起青藏公路,大家都说,要是没有慕生忠,这条重要通道的诞生不知要迟多少年!是他千争万抢,以大将军的气魄,率领千军万马,死打硬拼,把这条天路刨出来的。
国家没有安排,上级没有指派,他却自己找到彭德怀要求修青藏公
1954年2月初,正是北京最冷的季节,慕生忠穿着厚厚的皮大衣,从青藏高原来到首都北京,找有关部门要求修筑青藏公路。他当时的身份是中共西藏工委组织部部长兼运输总队政治委员。这个运输总队不是搞汽车运输的,因为西藏当时还没有公路,总队主要是靠骆驼等牲畜给西藏运送粮食和紧缺的物资。
由于青藏公路没有开入计划,慕生忠在交通部公路局碰了一个钉子。这时,慕生忠碰到来北京开会、过去同在彭德怀手下工作过的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范明,在范明的建议下,慕生忠找到彭德怀,向自己的老首长求援。
听完慕生忠的汇报后,彭德怀背着双手,走到墙上挂的中国地图前,久久地注视着青藏高原。慕生忠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良久,只见彭德怀用右手从西北甘肃敦煌方向往西南角上一划,说:“这一带都还是交通空白,从长远看,是需要修一条路!”
慕生忠高兴得差点去拥抱自己的老首长。
回过头来,彭德怀问慕生忠有什么具体打算。慕生忠汇报说:从西宁到香日德这一段路是解放前国民党政府修的,虽破烂不堪,但能勉强走车。从香日德到格尔木的300公里路,自己来京前已进行了修补沟通。现在为了使领导上好接受,准备先从格尔木修到可可西里。到那里后,再说第二步吧。总之,我们一定要修通这条路。
彭德怀答应道:“好吧,你写个报告,我去找周总理批。”
第三天,彭德怀就告诉等得发急的慕生忠:“你的报告周总理批了。先给30万元,钱是少了一点,你要节约用。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尽量满足你。”
慕生忠压抑着兴奋的心情,试探着说:“能不能再给十辆卡车和10个工兵,再拨些工具。”
彭德怀干脆地说:“行!都由西北军区给你解决。工具给你1200把镐,1200把锹,3000斤炸药。另外,再给你一辆吉普车,你总得跑路嘛!”
“太感谢首长了!”慕生忠非常满足,离开北京重上高原。
凭1220人,1200把镐,1200把锹,没有一件机械,没有一个工程师,他就豪气万丈地率领大家开始了修路大战
慕生忠从西北军区领到彭德怀批的10辆大卡车后,除运载一些筑路工具和少得可怜的物资器材外,还特意从青海湟源县装了几车杨柳树苗,以一副扎根安家的样子运到格尔木后,亲自带人在柴禾城周围栽种了两大片,结果全成活了,使这里有了第一片绿荫,慕生忠高兴地取“望柳成荫”之意,一片叫望柳庄,一片叫成荫村。
在北京时,慕生忠为了不使彭德怀为难,只要了10名工兵,这对于修一条公路来说显然是不够用的。不过,他有他的打算:动员运输队拉骆驼的民工参加修路。
开始,民工们有抵触情绪,但在慕生忠耐心细致的工作下,民工全部留下了,共1220人。慕生忠将他们编为6个工程队,每队200人,任命了队长、指导员,剩下的20人编为测量队。正副总指挥分别是运输部队正副政委慕生忠、任启明。
1954年5月11日,青藏公路在格尔木破土动工,慕生忠带领民工,每人一把镐、一把锹,既没有一台机械,也没有一名工程师,就这样开始了向世界屋脊的进军。
从格尔木往南的40多公里路,是一马平川的戈壁滩,不用费多大劲就能跑车,只要在路两边作个标记就行。他要求的公路标准不高:先通车,后改善,再提高。
他们遇到的第一道难关是进昆仑山不久的一条季节河,后来慕生忠给它起名雪水河,是由昆仑山雪水冲涮而成,河两岸是十余丈高的陡壁。7月5日,慕生忠调来几个工程队,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