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胡杨林-沙漠中绝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塔里木河胡杨林-沙漠中绝美

塔里木河胡杨林:沙漠中绝美   专家点评 秋风萧瑟,洪水渐消。蜿蜒在无垠大漠中的万顷胡杨林脱去绿衣,披上金黄色的秋装。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以摄取塔里木胡杨林最美丽的身影。当夕阳低落,株株橙黄色的胡杨冠渐渐融入天边的晚霞,沉寂的大漠呈现出一片无比悲壮的夕阳红景观。酷似轮台胡杨家族为悼念塔里木河下游因河水断流而逝去的亲人而举行的一个神圣祭奠仪式。 李渤生 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荒漠区唯一原生的未受破坏的胡杨林,仅胡杨自然保护区就达40多万公顷。大片胡杨林,树高16米到20米,最大树木胸径达1米左右。塔里木河从胡杨林中穿过,我从轮台县城出发,沿河往东经尉犁,再顺河而下,所见是无边的胡杨林,林内河边有成群的鸟类,浅滩上长有一片片的幼林,有的地方有小片的芦苇丛,好似一幅美丽的油画。 罗菊春 塔里木河两岸生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最密、保存最完整的胡杨林。胡杨林春天黄中泛绿、夏季树木葱茏、秋季金黄璀璨、冬季孤枝傲雪。四季变幻,极具干旱荒漠地区落叶阔叶森林特色。 陈建伟 “瀚海苍龙气势雄,绿色长城显神通。最喜金秋色彩浓,千年傲骨立苍穹。”这是我题咏塔里木河胡杨林的诗句。茫茫沙漠中,胡杨林撑起一片壮观的景色,最美的是秋天金色的胡杨林:湛蓝的天空、苍茫的沙漠、金色的胡杨、苍劲的躯干、清澈的河水,景观美丽、壮观、震撼、醉人。同时,胡杨林随水漂移、根植沙漠、顽强生长所体现的胡杨精神,就是西部拓荒人的典型写照。 唐小平 人们说,胡杨“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如今,这种古老的树种除北非一带的干旱荒漠仍有少量存在之外,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目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区共有上百万亩原始胡杨林,成为“死亡之海”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胡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2600万年。它原本生长在湿润的河岸环境,演变为适生于干旱的温带荒漠河岸环境,并成为荒漠气候区唯一的森林植被建群树种。胡杨有3种叶型,反映着它漫长发育历史的几个阶段:从早期湿润生境的窄叶型,到中生性的卵状叶型和晚期环境旱生性的齿裂叶型。这是地球气候变迁在它的基因中留下的深刻烙印。 在中国著名的库车千佛洞和敦煌铁匠沟的第三纪渐新世地层中,都曾发现胡杨的化石,距今已有2500万年。如今胡杨在世界其他地区已属罕见,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资源最多的地方。特别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两岸和叶尔羌河、和田河两岸,胡杨形成几道长达数百公里的天然绿色走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克里雅河、安迪尔河下游,也有大片大片的胡杨林。 千百年来,自生自灭的原始胡杨林为人们提供着各种各样的财富。它的嫩枝、树叶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钙和钠盐,是牛羊喜食的饲料,所以沙漠胡杨林又是当地人的天然牧场。深秋时节,胡杨树叶一片黄金,数百万亩金色胡杨林把塔里木河两岸装点得如诗如画,成为绿洲沙漠中的美景奇观,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纷赶到塔里木河岸,观林赏景,踏沙走漠,构成了南疆旅游线上的亮点。 胡杨是干旱区唯一的成林树种,是这一区域自然林地的建群种。由于荒漠地区干旱、缺水,自然植被普遍呈现稀疏低矮的空间格局,且以多年生的灌丛构成植被的主体,对生境难以提供有效的庇护。而胡杨林的存在,改变了这一空间植被的景观格局,又导致一种新的林地效应,使荒漠气候地区因林地的存在而变得温和起来。一些植物类群,趋集于林地分布,又强化了林地效应。生存在荒漠里的动物类群,趋集于以胡杨为主体的自然绿洲,共同构建以胡杨为建群种的荒漠森林生态系统。 当地的居民也融入到了胡杨林生态系统中,成为其中的成员。他们依托胡杨绿洲,生息劳动于其间,世世代代保护着胡杨林。他们认为胡杨林是他们生存的生命基础、物质基础、能量来源,因此非常爱惜胡杨。以荒漠胡杨为主体、结构相对完善的绿洲生态系统,成为他们的依存之地,他们也据此创造了绿洲生态文化,进入了干旱区原始绿洲农业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文化,与胡杨分布区密切关系。近期对罗布泊地区的考察表明,胡杨与楼兰文明的存亡息息相关,楼兰人利用胡杨林地作为生息繁殖之所,把胡杨作为柴薪,用胡杨木材建造居室,制作家具,营造舟车船只、工具与乐器。林间的灌草与胡杨的枝叶,楼兰人采作饲料喂牲畜,林间空地则用于引种植物、驯化动物。 胡杨林的存在,有效地改善林区的环境、气候,使林区周围成为当地居民生存发展和开展社会活动的适宜空间。考古证实,塔里木盆地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距今7000年~4000年前以放牧和狩猎为主,并出现了原始农业。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现代绿洲之北,有50多个以胡杨林为背景的人类遗址。这些遗址沿着河岸的胡杨林深入沙漠100公里到200公里远。 几百年前,在胡杨林中生活着老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