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丝绸_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 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的丝织品就已经驰名于世。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制品开始传向欧洲。欧洲人把这种色泽华丽的丝织物看作是神话中“天堂”里才有的东西。古希腊人干脆称中国为丝之国,他们把购丝绸、穿丝绸看作是富有和地位的象征。 据西方史书记载,有一次罗马帝王恺撒大帝穿着一件中国丝绸做成的袍服去看戏,绚丽夺目的王服在剧场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许多人情不自禁地赞道:“真象是一个美丽的梦”!于是,在那里掀起了一股人们竞相购买丝绸的奢侈之风。 大约在4000年前中国人发现了蚕茧的秘密. 有一种说法是,一位年轻的公主在花园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蚕作茧。意外地有一个茧子掉进她的茶水里,热水把茧子给软化了。公主要将茧子从茶水中取出来时,茧子散开了,她抽出来一根长长的丝线。 之后的两千年当中,中国人是惟一知道如何制作丝绸的民族。丝绸曾经很昂贵,人们把它称为“国王的布”。人们都想学习做丝绸,但中国人一直在保守秘密。 最终秘密还是被人偷去了。六世纪时,有两个修道士得知蚕茧的情况后在中国住了数年,最后找到一种把蚕卵带出中国的办法。这两个修道士手里总拿着竹杖。有一天他们把一些蚕卵藏在竹杖的空心里带出了中国。 据说世界各国丝绸业的发展就来自那几只蚕卵。 南充丝绸产于四川省南充市。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栽桑养蚕,具有3000多年的蚕桑历史,素有“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美称。 唐宋丝绸进一步发展,进入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唐开元时,丝织以河南为首,全国绢产地分为八等,共87个州郡。安史乱后,江南丝业大兴。至宋,丝织重心已移至东南。唐宋在植桑技术上有重要改进,丝产量大增,丝绸品种也更繁复。宋的杭、润、湖、毫、相、梓、婺诸州成为著名的丝织中心。丝绸在财政上的作用显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翠贝 (mini).ppt
- 美术教学设计的解读与编写的技巧.ppt
- 老子---全英文介绍.ppt
- 老年人运动锻炼与安全.ppt
- 美术馆的建筑分析.ppt
- 老年康复的功能锻炼.ppt
- 老年人用药六大基本原则.ppt
- 老年患者的肺功能锻炼.ppt
- 老年精神障碍临床处理新.ppt
- 美术的世界教程.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