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术室全期相关的护理
任务九 手术室全期护理 子任务二 手术中护理 一、环境准备 二、病人的接送与核对 三、病人的保温护理 四、术中输血输液 五、病人的保护 一、环境准备 术前30min调好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一般室温控制在22℃-24℃ ,相对湿度在50%-60%,保证环境的安静,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二、病人的接送与核对 接送: 手术当日手术室负责接送的人员,应将手术病人由病区接到手术室等候区。为防止接错病人以及防止病人的物品丢失,应使用《手术病人接送卡》。 交接双方应按接送卡的内容,共同核对病人姓名、病区、性别、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病历和住院号及病人所带物品。 二、病人的核对与接送 核对:是落实正确识别病人,保证病人安全,尊重生命的重要手段。 1、识别病人的方法:检查腕带标记 以主动沟通方式确认 通过家属或陪伴者确认 二、病人的核对与接送 2、“三确、四核”规则 三确:正确的病人;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 四核:手术室接病人时;手术病人至等候区时;巡回护士接病人入手术间时;手术即将开始时。 三、病人的保温护理 全麻超过3小时,一般手术超过2小时,容易出现术中低体温。 1、术中低体温的危害 增加伤口的感染率;影响凝血功能; 影响机体代谢;增加心血管并发症;延缓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伤口的感染率 轻度体温降低可直接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减少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移动,减少皮肤血流量,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从而增加伤口感染率。 影响凝血功能 轻度低体温可使血流速度减慢,血小板功能降低, 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血细胞聚集度升高,邮寄或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 增加心血管并发症 轻度低温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和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增加心脏做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低温还可导致低钾 延缓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 低温可降低药物的代谢速度,增加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使麻醉苏醒延迟;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变迟钝,影响机体识别和运动功能。 三、病人的保温护理 2、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手术室低温环境: 当手术室的室温低于21 ℃时, 体温低于36℃ ,小儿更加明显,由此可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有助于维持病人的体温。 近年来,随着无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术室采用净化空气层流设备, 室内空气快速的对流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更容易导致病人体温下降。 三、病人的保温护理 2、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麻醉剂的应用: 麻醉药可扩张血管, 同时,温度感觉传入阻滞使中枢体温调节受到抑制。另外,麻醉时采用机械通气吸入的干冷空气,也使体温下降。 三、病人的保温护理 2、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体表散热因素: 首先,皮肤消毒时,皮肤裸露面积大,消毒液的蒸发要吸收和带走大量热量,使体温下降迅速,其次, 手术时间较长, 手术切口大,肠管、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 术中用未加温的液体冲洗体腔或切口, 都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反应、热量丢失,体核温度可降至33-35℃。 三、病人的保温护理 2、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输液输血:“冷稀释”作用 自身因素: 病人因精神因素、恐惧、紧张、害怕等情绪波动,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术中易致低体温。 病人术前需禁食12 h 左右,如果自身体质较差,会对冷刺激敏感性增强,导致抵抗力减弱,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引起体温下降。 三、病人的保温护理 3、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监测体温:维持在36℃以上 调节室温:22-24℃ 保暖:实施麻醉及手术时应尽可能减少身体暴露面积,注意肢体保暖,尤其对于小儿、老年人及危重病人 。 液体加温:用恒温加热器、温箱等加热到36-37 ℃。注意青霉素、维生素、代血浆不能加温。 四、术中输血输液 (一)、输液 常用液体种类: 1、晶体液: 分子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理盐水:电解质; 5-10%葡萄糖:水分和热量; 5%碳酸氢钠和11.2%乳酸钠:调节酸碱平衡; 20%甘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解读及备考.ppt
- 慢阻肺社区诊断和治疗.ppt
- 高效时间管理技术与务实.ppt
- 高级植物生理--ppt.pptx
- 高考18个文言虚词小检测.ppt
- 高考18个文言虚词——乎.ppt
- 高杰九年级下册语文说课.ppt
-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虚词推断技巧.ppt
- 高等数学整体设计方案.ppt
-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用法.ppt
- 化工厂设计和操作安全.ppt
- 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燃料技术鉴定报告——2025年市场前景分析.docx
- 《建筑防水工程渗漏防治技术与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AR交互技术在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与合规应用.docx
- 2025年办公用品行业绿色办公产品推广中的绿色办公产品售后服务策略报告[001].docx
- 木工技艺在小学手工制作课程中的创新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生英语创意表达培养基于英语歌曲创作的教学策略与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届水发集团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14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小学科学教育新路径生物标本制作与自然观察活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