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普)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普)幻灯片

3. 伤寒沙门菌感染:在成人患者中本类药物可作为首选。 4. 志贺菌属肠道感染。 5. 腹腔、胆道感染及盆腔感染:除莫西沙星外需与甲硝唑等抗 厌氧菌药物合用。 6. 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属感染。本类药物对甲氧西林耐药葡 萄球菌感染无效。 7. 部分品种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作为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 菌和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二线用药。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现38号令: 2009-3-23 喹诺酮类应用注意事项 1.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2. 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3. 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 4. 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物。 5. 本类药物偶可引起抽搐、癫痫、神志改变、视力损害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在肾功能减退或有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易发生,因此本类药物不宜用于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时,需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以防发生由于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不良反应。 6. 本类药物可能引起皮肤光敏反应、关节病变、肌腱断裂等,并偶可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等,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 六、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特点 静止期杀菌剂,主要作用于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等非发酵菌),对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有一定作用,对链球菌作用不强,对厌氧菌无作用。 不需作过敏试验。 价格便宜。 酸性环境中不稳定。 不同程度的耳、肾毒性。 1.抗菌谱 葡萄球菌、肠球菌、绝大多数G-杆菌(绿脓杆菌、肠杆菌)有效;所有氨基糖苷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均差。 2.品种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耐替米星、依替米星 阿贝卡星(Arbikacin) 异帕米星( Isepamicin) 3.主要不良反应 肾毒性(可逆)、耳毒性(不可逆)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适应证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严重病例联合用药 革兰阳性菌严重感染 金葡、表葡、肠球菌感染 结核、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 大观霉素 淋病 巴龙霉素 肠阿米巴、隐孢子虫感染 七、糖肽类 1. 主要用于: ?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RSP) ? 肠球菌及部分VRE ?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抗球菌治疗 ? 严重的G+菌感染 2.品种 万古霉素(vancomycin,稳可信)对链球菌更强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壁霉素(teichomycin,/替考拉宁,teicoplanin,他格适)对肠 球菌更强,组织浓度高,红人综合征和肾毒性好于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要点 ? 万古霉素对MRSA任然保持良好敏感性; ? 对于肾功能正常者(肌酐清除率为70-100ml/min): 当MIC<1mg/L时,万古霉素剂量为15-20mg/kg,1次/8-12小时, 可达到建议的谷浓度 当万古霉素MIC≥2mg时,常规剂量不能达到AUC/MIC>400, 则应考虑替代治疗; ?对于重症感染者,为快速达到AUC/MIC>400可考虑予以25-30mg/kg 的负荷剂量,或考虑替代治疗 ; ?为达到有效谷浓度(15-20mg/kg或更大时)同时避免肾毒性,要进行 稳态血药谷浓度监测; ?当每次剂量达到或超过1g时,输注时间应延长至1.5 ~ 2个小时。 Michael J. Rybak et al.Clinical Infectious Dieases 2009;49:325-7 F.Kate Gould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