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制性降压和术后镇痛
控制性降压与术后镇痛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麻醉科 主 要 内 容 一 控制性降压概念、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 施行控制性降压基本原则 三 控制性降压的术中监测及并发症 四 基本原理及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五 控制性降压的方法 控制性降压概念 利用药物和(或)麻醉技术使动脉血压下降并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利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失血或改善血液动力学的方法,称为控制性降压。 适 应 证 (1)降低血管张力,提高手术安全性。如在主动脉瘤、动脉导管未闭及颅内血管瘤的手术时。(2)减少手术渗血,方便手术操作。如对血运丰富的组织和器官实行手术,包括髋关节和脊柱的手术;部位较深且精细的手术,包括颅后窝、垂体、内耳及显微外科手术等。(3)手术创面较大,减少失血量。(4)麻醉期间控制血压过度升高,防止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缺血、急性肺水肿、高血压危象和心力衰竭手术时。 禁 忌 证 (1)有严重器官疾病者。如心脏病,高血压病,脑供血不足,肺、肝、肾功能障碍等。(2)酸碱平衡失调、低血压、休克、严重贫血者。 二、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 1、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量,以满足机体基本代谢功能的需要. (1)降压时主要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避免或减轻对心排血量(CO)的影响。(2)维持正常的血管内容量。(3)手术野的渗血量有明显减少,但仍有微量渗血,表现为红润潮湿;如手术野苍白干燥时,应及时调整血压水平。 二、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 2、血压控制水平。(1)一般认为,术前血压正常者,控制收缩血压不低于8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50~65mmHg。(2)以降低基础血压的30%为标准,并根据术野渗血情况进行适当调节。 二、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 3、控制性降压的时间。(1)主要在手术渗血最多或手术最主要步骤时实行降压,尽量缩短降压时间。(2)MAP降至50mmHg时,每次降压时间不宜超过30min。(3)以降低基础收缩压的30%为标准时,每次降压时间不宜超过1.5小时 二、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 4、注意体位对局部血压的影响。(1)尽量让术野位于最高位置,这样可以保证全身血压降低较少,而局部渗血显著减少。(2)充分利用下肢位置对血压的影响,如下肢降低15°,可使血压降低10~20mmHg,有利于血压的控制。(3)俯卧位时可显著减少回心血量,使心排血量锐减,因而是控制性降压的风险体位,应妥善处理。 三、术中监测 1、ECG、SpO2、尿量。2、直接动脉内测压。3、手术时间长者,应监测CVP、血细胞比容(HCT)、体温及动脉血气分析。 四、并发症 1、苏醒延迟、反应性出血和术后视觉模糊。2、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3、血栓形成,包括脑血管、冠状血管及其他血管。 4、循环虚脱,甚至心搏停止。 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 组织血液灌注量主要取决于血压和血管内径: 组织灌注量=[π×血压×(血管半径)4]/[8×血粘稠度×血管长度] 当血压增加一倍, 血流量也增加一倍; 而血管内径增加一倍, 则血流量可增加 16 倍。因此, 尽管血压有明显的下降, 只要血管内径扩大,完全可以保证组织灌注量不变甚至增加。这一理论为安全施行控制性降压提供了依据 。若血管半径增加1倍,组织灌注量可增加16倍。因此,血压适当降低,组织灌流量可由血管扩张来代偿。 控制性降压对生理的影响 (一)脑 1、控制性降压期间,最大顾虑是脑供血不足和脑缺氧。由于神经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很低,一旦发生则可引起脑细胞功能的损害。 2、控制性降压的依据就是脑血流量的自主调节能力在这个范围内。 3、脑血流量主要取决于脑灌注压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4、PaCO2是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重要因素。降压期间应维持PaCO2在正常范围。 控制性降压对生理的影响 (二)心脏 1、可因药物对心肌的抑制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引起CO和主动脉压的降低。 2、CO和主动脉压降低可引起冠脉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性损害。 3、心脏前、后负荷降低使心室充盈压和左室舒张末压降低,有利于心肌供血和降低心肌氧耗量。 控制性降压对生理的影响 (三)肺 1、肺动脉压降低和肺血管扩张,引起肺内血流重新分布,可导致通气、灌流失调。 2、通气、灌流失调可引起肺内分流或死腔通气增加。 3、有的药物可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加重通气、灌流失调,使分流增加。 控制性降压对生理的影响 (四)肝、肾 1、当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时,肝动脉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手足口病(HFMD)课件.ppt
- 手足口病基本知识讲座.ppt
- 手足口病培训演示稿ppt.ppt
- 手足口病防控基本知识培训.ppt
- 手足口病感染防控幻灯片.ppt
- 手汗症相关护理.ppt
- 打造健康快乐基础---寻找我们健康保护神 ---三生讲座版.ppt
- 手部治疗课件.ppt
-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示例文稿).ppt
- 托幼机构安全管理演稿.ppt
- 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离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应用策略与效果评估.docx
- 2025年教育行业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下的教学评价改革报告.docx
-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故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统计概率应用多媒体数据分析教学软件的开发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艺术展览策划叙事策略与观众审美体验的关联性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体育教学体质健康档案应用与运动能力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筑初步设计2025年文化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估报告.docx
- 基于乡村振兴的2025年乡村旅游民宿集群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高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与审美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化服务在车站智能化服务创新中的应用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