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饵料培育_
培养单细胞微藻的意义和应用开发途径 1.意 义 直接或间接作为淡海产经济动物幼体和成体的饵料 作为未来人类的食品 固氮蓝藻作为生物肥料和单细胞蛋白源等 其他:从一些藻类提取药物;或研究藻类生理,以及用于太空食品等 培养单细胞微藻的意义和应用开发途径 2.应用开发途径 营养和保健食品;医学工业的原料;微藻作颗粒饵料;废水净化;开发微藻的生物工程(接种微藻到高等植物中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以微藻产氢气作为未来的能源等 海水养殖方面:扁藻(Platymonas sp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盐藻(Dunaliella spp.)、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tum)、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及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等,已解决贝类人工养殖的早期幼体饵料问题 螺旋藻 淡水养殖方面:只进行了鱼腥藻、小球藻、栅藻等的培养 今后,随着养殖事业发展,对一些新品种的养殖及解决某些品种幼鱼的饵料,必然涉及到藻类的培养 第一节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种类及其生物学 一、我国主要应用的微藻 绿 藻:衣藻、小球藻、栅藻、扁藻、盐藻 蓝 藻:念珠藻、鱼腥藻、螺旋藻 硅 藻:菱形藻、小环藻、褐指藻、角毛藻 隐 藻:隐藻、红隐藻 金 藻:单鞭金藻、锥囊藻;海水种类的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 黄 藻:异胶藻 1.蓝 藻 —— 固氮蓝藻 1)鱼腥藻属 Anabaena 满江红鱼腥藻:生长在满江红叶片的粘液腔内,细胞球形、椭圆形,长5-8μm、宽5μm,群体略呈不规则的螺旋形或弯曲形,异型胞间生(长10μm,宽8μm) 固氮鱼腥藻(水生606固氮鱼腥藻):细胞扁腰鼓形,长2.5-8.4μm、宽3.6-4.8μm,群体略弯曲,近两端细胞较小,异型胞长4.8-7.3μm、宽4.7-7μm 二、单细胞藻类培养种的生物学 固氮鱼腥藻变形(水生678固氮鱼腥藻甲型a):细胞长筒形或方柱形,异型胞较大,椭圆形或柱形 多变鱼腥藻(水生670固氮鱼腥藻):细胞球形、筒形,长2.5-6μm、宽4-5μm,群体呈胶质块,附土壤表面,或浮于水面 繁殖方法:断殖体、内生孢子 生态分布:生长在温暖地区,长在潮湿的土壤上,或浮性种类在池沼等水体中形成“水华” 2)念珠藻属 林克氏念珠藻:(水生508固氮蓝藻):细胞球形、腰鼓形,直径2.5-3μm,异型胞扁球形,最初形成的群体呈球形,鲜绿色至茶褐色 点状念珠藻:细胞球形、扁圆形、群体链状,浮于水面,形成污垢状物 繁殖方法:断殖体 生态分布:它们陆生或生长在露出潮湿的土壤表面或与苔藓植物混在一起,或附生在岩石表面,为蓝绿色的胶质物与真菌共生成地衣 二、单细胞藻类培养种的生物学 3)拟鱼腥藻属 环拟鱼腥藻:藻丝环形,两端各有一个异型胞,其比营养细胞小,呈腰鼓形;营养细胞原通行。其繁殖方法为断殖体、休眠孢子(藻丝中间的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发育为异型胞,当异型胞成熟时,藻丝在异型胞间断裂,形成两条丝体 二、单细胞藻类培养种的生物学 4)柱孢藻属 Cylindrospermum 地衣型柱孢藻:植物体为不定型胶质块,细胞圆柱形或近方形,长45μm、宽4-4.5μm;异型胞长7-12μm,宽12-14μm。陆地种类,生于湿润的石块上、泥上、小径、池边;浮性种类停滞在河流、沟渠的水底泥上 2.绿 藻 1)小球藻属: 普通小球藻:细胞球形、广圆形,直径5-10μm,杯状色素体占细胞大部分。生长在池沼或河流中 蛋白核小球藻:单细胞,球形,壁薄,直径3-5μm,杯状色素体充满整个细胞,生活于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或池边潮湿的土壤上 繁殖方法:它们主要以原生质体分裂形成似亲孢子进行繁殖 生态分布:在淡海水中自由生活,春秋两季或春夏之交数量可达到高峰 二、单细胞藻类培养种的生物学 2)栅藻属 斜生栅藻:4或8个细胞组成栅状群体。细胞纺锤形,两端尖细,长10-21μm,宽3-9μm。繁殖——似亲包子(在母体内形成新的定形群体)。它们生活于淡水湖沼、池塘中,要求生长在水流不太急的有机质多的水体中 3)衣藻属 斯诺衣藻:个体卵形或椭圆形,前端有吻状突起。个体长9-16μm、宽6-8μm。色素体为厚底杯状,淀粉核1格。眼点盘状或短线形,位于细胞前端近1/4处。两条顶生等长鞭毛与体长相等 球衣藻:细胞小,个体球形或亚球形,具无色透明的胶被,直径5-10μm;色素体杯状,基部很厚;眼点不明显,位于细胞前端的1/3处 塔胞藻:藻体多数梨形、侧卵形,少数半球形。顶端具一圆锥形凹陷.鞭毛4条。杯状色素体,少数网状。有一个蛋白核。单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偏前端。细胞不具细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