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中记-沈既济(最佳).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枕中记-沈既济(最佳)

枕中记 沈既济 唐传奇之— 沈既济 沈既济(约750--800)吴县(今苏州)人。唐代小说家,史学家。唐德宗时做过史馆修撰,《旧唐书》本传称他“博通群籍,史笔尤工”。约唐德宗建中元年前后在世。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荐其有史才,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次年冬,杨炎贬逐,他也被贬为处州司户参军。后又入朝,官终礼部员外郎。传奇作品有《枕中记》和《任氏传》。在创作《枕中记》的时候,正是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逐渐走向衰败的时候。中唐社会环境和士人心态逐渐产生巨大变化,催生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传奇小说作品,其中沈既济的《枕中记》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梗概 四人一组演绎《枕中记》。 卢生的梦中一生 落魄书生 喜结崔氏仕途顺利 为人所嫉 被贬端州 回归朝廷 更上一层 同列相害 再贬驩州 封侯进爵 人生赢家 “两落三起” 思考与讨论 他心目中的人生赢家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人生赢家第一步: 为什么不是张氏女、林氏女.....呢? 唐朝五大姓: 陇西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富贵至极,平生也有“三恨”: 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娶个好媳妇 人生赢家第二步: 唐朝的录取率是科举时代中国各朝中最低的,唐朝289年一共举办266次科举考试,共考上进士6642人,平均每年考上的进士不到25人。 孟郊(50岁时考上进士)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进士登第 古代的社会等级: 古人认为:士为第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科举制度的出现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古代的读书人都极其渴望通过科举考试可以成为社会的最高阶层。 现代人对商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士农工商 古代读书人极其看重科举,除了“士”这一阶层地位很高的因素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在古代,在和平统一时期,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出路只有科举一条路,所以科举考试成为读书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大家了解的古代读书人热衷于科举的故事吗? 古代参加科举的高龄考生: 广东103岁的陆云丛,佛山102 岁的黄章,广西102岁莫如瑗......... 蒲松龄活了75岁,一辈子都在参加科举考试,72岁时还在考。 大才子汤显祖,四次科举,四次落榜,第五次才考上 活到老、学到老、考到老....... 科举考试可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现在社会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 相对于古代的只有仕途一条路的读书人来说,现在人的选择要多的多。。。。。。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人生赢家第三步: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建功立业 出将入相 《枕中记》中儒道思想 你对儒道有什么了解? 儒家经典: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道家经典:《老子》《庄子》...... 儒家思想:“仁”“礼”治国,主张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思想:自然和谐,道法自然,清净无为,讲的是出世 找出文中体现儒家、道家思想的地方。 儒家:卢生对“适”的理解,以及梦中的经历,都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渴望大展抱负 道家:吕翁对“适”的理解,表现出了知足常乐的价值观;吕翁得神仙术;卢生梦后的感悟,无欲无求 儒释道影响下的唐代文人 李白: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 ........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 ...... 关于文学中各式各样的“梦” 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有哪些是跟梦有关的呢? 《论语》中孔子的“周公梦”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借此哀叹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未得实现 “周公梦”往往也成为儒家政治理想的一种代表。 《庄子·齐物论》中“梦蝶”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后世往往以庄周梦蝶来表示一种难以言说的物我合一的飘渺境界。 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