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瑞安-文化志愿服务花艳果甜
瑞安:文化志愿服务花艳果甜 2013年6月30日,温州公布首批文化志愿服务“双十佳”奖励名单,温州市与瑞安市两支“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和瑞安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林海靖等名列志愿服务队与志愿者榜首。他们多年来活跃基层,无偿奉献,洒播着文化春雨,提高浙南的文化发展指数和人民幸福感,获得城乡百姓一片喝彩声!
瑞安是浙南海滨的民营经济强市,这几年在“文化强国”的感召下,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牵头组建起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下辖的15个支队100多个中队的千余名文化志愿队员走基层、下农村、送文化,让成千上万的社区居民、农村村民、企业职工获取健康快乐,满足精神需求。飞云江两岸,早晨一片欢声笑语,晚间到处灯火通明……
一切为着“文化惠民”
2009年春,市文化局副局长李刃调任市文联主席。他才四十出头,富热情,有干劲。瑞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决策,李刃率领文联班子一头扎进去。
从那时起,文联领导以身作则,抓调研,交文友,听心声,鼓干劲。往日寂静的文联办公楼一天比一天热闹,茶话会、谈心会、研讨会、意见征询会,一个接一个。双休日文联办公室更是人声鼎沸,笑声多,争论声当然也多,有脸红脖子粗的:“湖岭、高楼山区几年听不到锣鼓响了,你们知道吗?”“生活改善的农村经商户、副业户闲着没事干,不打扑克就搓麻将;女的磕头烧香,求神拜佛。他们没戏看,没词听!”“文艺经费投入太少了,我们下乡谁出路费?谁给钱添戏装?”……
他们一句句认真听着,一条条记着。老文艺家拍桌子发火了,李刃笑着、写着,解释着心里话:“你们提得好!生活逐渐富裕了,乡亲们渴求精神生活了,文艺家有用武之地了,我们应该组织起来,齐心合力,抓住根本:文化惠民!锤炼自身!”
从那时起,至今整整四年,他们利用双休日和夜晚,坚持参加文化志愿者活动。笔者兼任市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为组织会员创作,为开展报告文学作品集《古城新韵》《追寻》《闪光的轨迹》等出版后的公益赠书,十几次协商与活动,都安排在双休日,也都有几个文联领导轮流参加;笔者参加过的几十次会议与活动,李刃大多数热心出席。
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市文联关于成立文化志愿总队的建议得到各界、各协(学)会的热烈响应。成立大会那一天,连年近古稀的作者也喜欣欣穿上背部印着“瑞安市文化志愿队”的T恤衫。男男女女,老壮青少,瑞安广场或白或黄的方阵一片亮一片!
至2011年9月,市文联依托市直属文化系统单位及各文艺、体育专业协(学)会,设立了音乐、舞蹈、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文学等专业志愿支队。另据五镇十街的不同特色与群众需求,增设太极拳、腰鼓、广场舞、健身舞、健身气功等21个专业中队,同时支持、收编“心连心”“湖滨”“星光”“大榕树”“博爱”“百乐”等18个志愿艺术团(歌舞团,越、京、瓯、木偶剧团及曲艺团)。
市文联有近3000平方米楼房,这成了文化志愿者施展才艺、服务群众的良好平台。舞蹈排练厅、音乐室、书画创作室、摄影活动室、报告厅、名家工作室等,全部免费向文化志愿者和爱好者开放,供大家无偿使用。有爱心的文艺家群起仿效,也无偿广收门徒,开办各种免费培训班,辅导班,提高班,甚至赠送教材、文具,免费供给茶水。市文联几成了慈善文化的殿堂!
至2012年春夏,全市注册文化志愿者约1560人,培训学员5200多人,五镇十街参与文化活动的超过3万人,各种文艺门类扎根开花。市文联志愿“种文化”,种出全市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文艺理念。回乡的华侨们都说“瑞安变了,歌声响了,色彩多了,一年一个样!”
齐赞“志愿教师好”
在这几年的文化志愿活动中,最吃香的是文联总队办的各种免费培训班,绘画、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期期爆满。负责场地安排调度的蔡成华与鲍永远几乎一年忙到头。作者问兼着市美协主席的蔡成华这位“义工头”,最近有否创作?他脚不稍停地回半句:“哪有时间创作!”一边赶着接电话:“小鲍,小鲍!503室少一套桌椅,605室没开水了!”
采访文联秘书长鲍永远,他笑着:“培训班这么红火,连做梦也想不到。像书法、美术,场内30张桌椅,每期只能招30人。迟报的,只能等半年。有些人心急,找人说情,求面子。这没用啊,先到先学么。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生活日渐富足的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一天比一天强烈!”
在摄影活动室,作者随意问两个人情况。男的大块头,叫宋德进,52岁了。他把经营业务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喜欢旅游与登山。他过去也随便拍过傻瓜机,玩的,不懂技巧和美感。听说文联有免费摄影培训班,他迟了一步,去年报的第二期。女的叫章云,提早退休的女工。去年2月,她听社区通知说文化志愿队举办免费摄影班,凭着一股热情报名了。她过去没摆弄过照相机,所以半年普及班没拉一节课,每堂课都认真听,详细记,反复练。第一次拍,老师评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