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着力推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着力推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实体经济涵盖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中的绝大部分产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江苏实体经济基础雄厚,占GDP80%以上。当前,大力推进实体经济科学发展,不仅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保持稳中求进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民生幸福、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实体经济迎难而上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到2011年,全省拥有各类企业123万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万户,均居全国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5万亿元,增长13.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1.4%,主营业务收入超10万亿元,利税突破1万亿元,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国榜首,产值占全国比重近1/8。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产业跃升“万亿级”,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逐步显现。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利用危机带来的倒逼机制,加快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7.0:55.6:37.4调整为2011年的6.3:51.3:42.4。“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经济领域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8万亿元,年均增长22%。主要行业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颇具特色的实体经济充满生机与活力。特色产业基地和中小企业集聚示范区加快崛起,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制造业向专业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制造业企业“小、散、弱”的问题得到有效克服,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目前,全省有9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48万亿元。35家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176个,每个示范区平均营业收入197亿元。 深刻认识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 一是实体经济运行的货币支撑不足。2011年全国新增贷款在制造业、个人贷款、批发与零售业占比分别为27.6%、23.5%、22.8%,而当年制造业增加值约占GDP的40%,考虑到间接融资是实体经济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可以判断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需求并没有达到充分满足,这也是众多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主要症结。 二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利润率大幅下降。2012年1-10月,全省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数增加37.4%。究其原因,主要是要素成本上升、原燃材料成本上升和财务成本上升,成本严重侵蚀利润甚至吃掉利润。当前,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存在巨大的利润差,导致资本等生产要素向非实体经济集中,对此应继续采取有力的政策调控遏制这一趋势,防止社会资本“避实就虚”和企业“弃实投虚”的问题加剧。 三是实体经济领域产能相对过剩较为严重。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振,我省船舶、重型机械、玩具、家电、纺织、服装、陶瓷等传统产品出口均下滑;主要面向欧美市场的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产品的出口步履维艰;受制于内需不旺,传统产业中钢铁、建材、电力、化工等产能过剩,相关企业仍将处于去库存化阶段,低价竞争局面短期难以改变。 四是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从供需结构看,需求结构中消费比重需要提升,供给结构中服务业比重需要提升;从产业层次和技术层次看,制造业总体处于国际分工和价值链中低端,企业创新能力亟需提高。 五是企业税负仍然较重。总体税制设计不够合理,增值税、营业税税率较高,间接税占税收总收入的60%,削弱了实体经济领域的企业产品竞争力。另外在财政收入增幅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有的地方税收征管趋严,提高非税收入,也加大了企业经营压力。 强化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 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实体经济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继续深化财税、金融、企业、价格、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调整利益形成机制和分配格局,限制投机资本,有效抑制垄断利润和高利润行业发展,形成合理的行业利润分布结构,实现实体经济产业的报酬递增。统筹考虑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不同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特性,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节。对目前处于严重困境的船舶、光伏等产业的特大型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在产业政策、科技创新、转型投入、服务平台、税费缴纳等方面,实行一业一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为加快实现其复苏和转型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着力提升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创新能力牙口企业管理能力。一是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稳定的创新投入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加速折旧、减免税等手段,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收益率,促进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的主体、科研组织的主体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增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在重点企业普遍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三是扶持重大应用,创新商业模式,使之成为又一重大投资消费领域。在新兴产业发展、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质量品牌创优、中小科技型企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