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蒸汽小火车 当古老传统遇到现代文明.docVIP

荥阳蒸汽小火车 当古老传统遇到现代文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荥阳蒸汽小火车 当古老传统遇到现代文明

荥阳蒸汽小火车 当古老传统遇到现代文明 五车间的蒸汽小火车 伴随着蒸汽机工作时产生的有节奏的爆破声和车轮碾过钢轨擦出的声响,张培欣驾驶着小蒸汽机车在沟壑中拉着二十几节满载着黏土的车皮,从8公里外的南工地,经过正好有动车组通过的桥下,向建材厂的五车间返回。 荥阳市是郑州市西边25公里外的一个县级市,建材厂有五个车间(分厂),五车间是它的运输车间,这里运行着两台C2型窄轨蒸汽小火车,专门负责将制砖用的黏土拉到各个车间存放原料的场地上。 为了方便地拉取制造粘土砖、瓦的原料——黏土,建材厂从1970年开始修建运输红土的窄轨专用铁路线。8公里的线路大部分路段是在沟壑里,还铺设有涵洞和桥梁,跨越荥阳的溹河还要架设一座6米多高、60余米长的溹河大桥,整条线路两年后于1972年建成通车。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建材厂生产出来的粘土砖自身没有销售的权力,省建委下达计划,调拨给省属的国有建筑公司使用。窄轨小蒸汽机车同样也是国家调拨的。现在运行的牌号是207的小蒸汽机车是1982年从哈尔滨林业机械厂购买的新车,煤水整备后是28吨。当时的调拨价是11.5万元,小火车吊装在大火车的车皮上从2000多公里外的哈尔滨运了回来。07号小蒸汽机车是1983年从贵州林东矿务局购买的两台旧车之一,这两台机车是石家庄动力机械厂生产的,其中一台直接发到了哈尔滨林业机械厂进行大修,1984年春天修好后运回荥阳。另外一台发回了建材厂,这另外的一台车后来坏了,在不能再修的时候进行了拆除,作为07号和207号机车的零配件。因为是哈尔滨林业机械厂专为森林铁路生产蒸汽机车,所以车头上带有“森林”字样的铁路路徽。 郑西高铁进入视线 由于购买土地上的红土已经挖完,荥阳的建材厂铁路专用线又向南延伸了一公里,刚好过了郑西高铁的跨沟大桥,蒸汽小火车和高速动车在此处上下交汇了。 从蒸汽小火车的司机张培欣那儿得知小火车经过大桥下之后,我脑海中就构思了一张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交汇的镜头,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行。2011年初夏,我第一次来到了桃李大桥下,此时,郑西高铁已经正式通车3个月了。 6月的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我从G310国道的桥头慢慢走下去,来到了沟壑中。一条蜿蜒的窄轨小铁路藏在了杨树、桐树和绿草中间,东西间距在七八十米的沟壑可以用绿色来形容。沟壑两旁红色的土山直立,上面是平地,即将成熟的成片金黄色的麦子向沟壑下面探出身子,静静地等待着收获的季节。沿着窄轨、踏着枕木向南步行了一公里,踏着小铁路的枕木,一步步走向南工地,寂静的沟壑里,绿色满眼,呼吸之间尽是青草的味道。 南工地是建材厂获取原材料的地方,挖好的红色黏土装在一节节车皮里,再由蒸汽小火车牵引着拉到几个制砖的分厂。小火车一天要跑的趟数不固定,来到这儿更没有确切的时间,等我支好三角架、架起相机半个小时后,从北边传来了汽笛声和“哐切,哐切”的声音,听到熟悉的声音,顿时激动起来。 沟壑里蒸汽小火车是倒着开过来的,慢悠悠地走着,牵引过来了20多节车皮,停在了上有高速铁路高架桥南边的正线上。停车后,断开了与车皮的连接,车头兀自又向南驶去。挂上装好黏土的20多节车皮,通过道岔,在另外一股道开到与空车皮车尾平齐处,在高架桥的北边停车,空车与重车两列相互平行。再次断开与车皮的连接,车头向北驶过道岔,推着拉来的空车皮到装车地点。车头又回来,连接好重车,在汽笛声中轰隆轰隆地返回。绿色的沟壑又恢复了平静,布谷鸟在高一声低一声的欢唱,喜鹊也在土山顶上交谈。 小火车开走后不久,高速铁路高架桥上通过了一列高速动车组,风一样地掠过。高速动车像只贴地的大白龙一般,隆隆的声音,呼啸而过的身姿,沉稳而刚毅。双向的车头加上短短的几节车厢,在桥上通过也就是2秒钟的时间,一眨眼就不见了。时间在一趟高速动车组、一趟蒸汽小火车的交替通过中滴滴答答地过去,期望中动车组和小火车上下同时交汇的场面始终没有拍到。 “硬派”!“真爷们”!从脑子里蹦出来这两个词,是送给动车呢,还是戴在“蒸爷”的头上?哎,不管了,反正就是它们俩吧。如果说高速动车带来的是雄厚、现代的硬派风格,那么蒸汽机车则是另外一种稳健、刚毅的个性,很MAN的味道。 静静地等待。不知什么时候,在我机位所在的半山草坡上,慢慢聚集了七八只山羊和一大一小两只黄牛,在山坡下村民的吆喝声中边吃草边爬山。这是山羊,没错。可是黄牛也会爬山,但名称前面怎么没有冠以“山”字呢? 离三角架两米的草地上,一只眼睫毛几乎将眼睛覆盖的白色山羊边嚼着草边走了过。我拔下一把它们吃的狼尾巴蒿草慢慢喂了过去,山羊嗅一嗅,“咩”,叫一声算是表示感谢,叨过去吃掉,又扭头去吃其它地方的草了。 一个多小时后,小火车拉着二十几节车皮装满黏土的车皮在有节奏的雄厚的破擦声中又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