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行科学-一个最绚烂主题
                    飞行科学:一个最绚烂主题   “1802年6月,洪博爬上当时公认的世界最高峰,也就是秘鲁钦博拉索山的火顶山,海拔6267米。尽管危险,洪博还是明察秋毫,注意到一般人容易忽略之处:在雪线之上,也就是5000余米的高处,有些岩石上仍有苔藓。上一次,我们在比那里低780米之处看到绿色苔藓。庞普兰德(洪博的伙伴)在4500米的高处抓到一只蝴蝶,我们在比那里高800米之处,看到一只苍蝇……”这是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提到科学旅行家(或说旅行科学家)洪博独到之处时的一段描述。 
  如同对作家艾伦狄波顿旅行主题作品的评论,如果这趟旅行的背后有一个灵魂,绝不是马可波罗和麦哲伦,而可能会是达文西或达尔文;绝不是哥伦布和郑和,而可能会是洪博或法布尔;绝不是凯萨和狄亚士,而可能会是帕斯卡尔或蒙田……这种旅行,不见得是指一般所谓田野调查和实地观察性质的科学工作与正规实验,而是由一种亲身经验启发的科学思考与情怀。 
  一晚在素食餐厅,暑假迷上西游记卡通的儿子和女儿看到墙上的一幅《八仙过海》图,开始好奇地问起一些直白而好玩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孙悟空可以飞那么远而唐三藏却不能(或者不要)?八仙中为什么有的这样飞有的那样飘?甚至我还必须从头帮他们复习:其实在超级英雄的正义联盟中(超人、蝙蝠侠、蜘蛛人),真正会飞行的只有超人,蝙蝠侠算是滑翔,蜘蛛人算是摆荡和跳跃。《八仙过海》图的俗世重点,当然在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孩们对这些仙人腾空过海的法宝与技术,是充满好奇与欣赏的。同样,飞行之旅的重点,也是自己稍微用心对于挣脱(或利用)地心引力与飞行科技的一种提问与观察。 
  人类和飞行之间,或者应该说人类和地心引力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奥妙与纠结的,不要说梦想,就连梦境,都可以说“飞行”是一种可正可邪的事物。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记忆:自己做过的好梦与噩梦中,都有以飞行为主题的,一种例如是自己展现一股小小的飞行超能力,神气活现地“飞”奔,瞬行百里;另一种同样是腾空,不过加入一种“失控”的元素,毫无着力地被抛离地表,身体不知会飘落何方,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恐惧!这样可正可邪的飞行梦境记忆与经验其实在提醒我们一件事:飞行的本质一定并非完全贴近虚幻、梦想与浪漫,而应该比较趋向现实、生存与科学,但两端之间又充满重合与混杂。 
  (热)气球是航天器的一种,在飞行科技分类的位阶上属于单纯利用空气浮力的无动力浮升器。它的飞行原理也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它配备填充气体的袋状物,当充入气体的密度小于其周围环境的气体密度,且由此压力差产生的静浮力大于气球本身与其搭载物的重量时,气球就可浮升。气球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可用来运载观测仪器和乘客,只装载设备的无载人气球经常用于对高空大气环境的科学研究,有时也用于测定宇宙射线。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热气球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称为天灯或孔明灯,在公元二三世纪被发明,用来传递军事信号。知名学者李约瑟也指出,公元1241年,蒙古人曾经在李格尼兹战役中使用过龙形天灯来传递信号,而欧洲人直到1783年才向空中释放第一个内充热空气的气球。 
  到了18世纪,法国造纸商孟格菲兄弟在欧洲重新发明了热气球。他们受碎纸屑在火炉中不断升起的启发,用纸袋把热气聚集起来做实验,使纸袋能够随着气流不断上升。1783年6月4日,孟格菲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一个圆周为33米的模拟气球升起,飘然飞行了2.4千米。同年9月19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前,孟格菲兄弟为国王、王后、宫庭大臣及13万巴黎市民进行了热气球的升空表演。同年11月21日下午,孟格菲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航行,热气球飞行了25分钟,在飞越半个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广场附近。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早了整整120年。在充气气球方面,法国的罗伯特兄弟则是最先乘充满氢气的气球飞上天空的。 
  “飞机是怎么飞的?”这个看起来基本通俗的问题,其实有着非常复杂深奥的答案,甚至是现今科学还没有办法做完整解释与掌握的,至于早期教科书上提到的白努利定律与传统流体力学,例如“由于机翼的上方是弯曲的,其上方距离会比下方来得长,因此被分成上下两股的空气为了要同时汇流在一起,通过上方的空气速度就必须要加快才行;这样一来,根据白努利定律,由于上方的空气速度变快了,因此其压力降低。于是在机翼的上下之间就产生了压力差,使得机体被由压力高的地方往压力低的地方推,也就是由下往上推;而这,就是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的原因”之类的说法,不是无法全面解释,就是被后面的现实观察与科学研究给推翻了。正如我的一位机师朋友说:“自己驾驶客机都已经有好几年的经验,却无法完全搞懂飞机到底是怎么飞的?!” 
  人类科技和天然生物之间的竞合相长、爱恨情仇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尽的。比如一般流传莱特兄弟的飞机创作是受到鸟类飞行的启发,就连兄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