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思想和汉初政治关系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老思想和汉初政治关系探究

黄老思想和汉初政治关系探究   【摘要】“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在汉初一直占统治地位,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十多年时间,它就被董仲舒的新儒学所取代,但是黄老思想的存在却有重要的价值。文章通过对《史记》、《汉书》、《汉代思想史》等历史文献的分析,探讨了黄老思想在汉初政治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以及这种思想在汉初政治上的表现,并简明叙述其消失的原因。 【关键词】历史文献 黄老思想 汉初政治 “黄老思想”概况 要探析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先对黄老思想本身有基本的认识。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关于黄老的“无为”思想,陆贾的《新语·至德》中指出:“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驿无夜行之吏,乡闾无夜名之征……”①。这意味着“无为”要求统治者对百姓的生活少加干预,使其自由发展,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这与老子的思想相近。另外,黄老思想还主张“理想的政治应是权威与德化的高度统一的集权政治”。 1973年末,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的四篇古佚书:《经法》、《经》、《称》、《道原》,对研究黄老思想提供了很大帮助,经学者考证,这四篇为《汉书·艺文志》中记载道家类的《黄帝四经》。这些帛书“是黄老学典型著作,并在长时间的承传过程中不断得以充实与修正,使得它能够比较完整地体现黄老学的精神”。 汉初盛行“黄老”原因的再认识 传统观点。一是吸取秦亡的教训,促使汉初统治者采用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黄老思想;另一个原因是,汉初社会经济疲弊,经过秦的暴政与秦汉之际的常年战乱,造成生灵涂炭、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百姓的生活急需改善。 《汉书·食货志》中对此也有相关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②可见,汉初的社会经济状况是极其恶劣的,自然而然要求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而黄老思想则恰好满足了这一点要求,所以,传统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然而是否全面呢? 从汉初统治者的素质来看,刘邦建立的是一个平民政权。简单易行的黄老学说很符合汉初平民统治的文化水平,而且在统治者身边还有一些支持黄老思想的大臣,这多少会对汉初政治的指导思想产生一定影响。如汉景帝时的王生,史书记载其“善为黄老言,处士也。” 汉初的诸侯国问题。在统一的过程中,刘邦任用了很多有才能的人,而这些人大多在建国后都被封为列侯,就此产生了对汉初影响深远的诸侯国问题。李开元先生将汉初的皇权称为“一种新型的相对性的有限王权”。在这样一种“有限王权”下,统治者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即在把持政权的基础上,先恢复社会经济,使百姓安定下来后再考虑进一步的专制。于是黄老思想在此又与统治者的心态不谋而合了。 汉初的东西文化差异。汉初,刘邦能够再建帝业,得益于当时“(刘邦与萧何)放弃了以整齐习俗、统一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对大同、太平的追求,在完成对全国军事征服和政治统一之后,便停住脚步,接收和容忍不同习俗并存的局面,针对不同习俗采取不同政策,在秦、韩、魏等西部地区设郡县奉汉法以治,在赵、燕、齐、楚等东部地区则立王国从俗而治,并制定了相应得律令制度。这种东西异制、郡国并行、法俗兼存、秦楚杂糅的局面就是刘邦、萧何留给后人的遗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黄老的清静无为才符合刘邦与萧何所创立的制度,而后来“萧规曹随”,没有改变最初的这种治理方式,可以说黄老思想参与汉初政治,其实从汉高祖时期已经在潜意识中开始了。 儒家思想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打击后,受到严重摧残。如果让它来为汉初的新政权服务,已经不具备实力,尚需重振旗鼓。 通过对黄老思想在汉初盛行的原因再探可以看出,其实无非有两条,其一,汉初所处极其特殊的社会环境,其二,黄老思想的内涵与这种社会环境完美的融合。 “黄老”在汉初政治上的表现 汉文帝前的阶段,黄老“清净无为”思想在政治上表现尤为突出。在做汉相国之前,曹参曾运用黄老之术大治齐国:“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使参为齐宰相。……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③ 在曹参离开齐国之前,他还交待后相说:“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可以说,齐国是黄老思想用于政治的一个试点,且非常成功。后曹参担任相国之后,仍借用黄老思想对全国加以治理:“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