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管道瞬态仿真探究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2管道瞬态仿真探究探析

CO2管道瞬态仿真探究探析   【摘 要】 本文根据国内外CO2长输管道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纯CO2和含杂质CO2体系相态特性,并结合瞬态仿真模型总结分析了CO2管道瞬态仿真研究现状及其涉及的瞬态计算数值方法,对CO2管道瞬态仿真进行了展望:(1)CO2管道输送技术与油气管道输送技术基本类似,由此借鉴寻找CO2管道瞬态仿真技术的研究方向;(2)数值传热相关计算方法可用于CO2管道瞬态仿真;(3)在瞬态仿真的基础上,进行瞬态仿真和优化控制结合,完成管道限压及限时控制等,也将是CO2管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4)希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成熟工艺设备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挖掘整合国内资源,产学结合。 【关键词】 CCS 相态分析 CO2管道 瞬态仿真 1 引言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未来几十年内最有潜力、最有效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之一[1]。捕集到的CO2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1)用于陆地或海洋封存;(2)提高油气藏采收率。提高油气藏采收率的工程需建设长距离CO2管道,输送CO2时,管道内多相流动产生的压降比单相流动的压降大,易造成冲蚀,一般要求输送介质为单相。CO2的临界温度和压力均较低,分别为31.05℃和7.37MPa,输送之前如不采取特殊处理,在长输过程中易因环境温度和压降的影响导致相态变化[2-3]。 为了保证CO2管道的安全、高效运行,必须对管输条件下CO2的物化性质、运动状态等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科学合理地确定管道设计及运行方案。仿真模拟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2 国内外CO2长输管道发展现状 CO2输送与油气运输有一定的相似性,运输方式包括管道、船舶、铁路和公路等,最具应用潜力的应为管道运输。国际上长距离、大规模的CO2输送技术已发展多年,世界上第一条长距离CO2输送管道于20世纪70年代初投入运行。CO2长输管道早已被美国、加拿大、土耳其和特立尼达等国家用于CO2-EOR,而95%以上的CO2-EOR项目在美国,1998美国利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平均每天已能产出196,000桶石油,随着国外CO2-EOR技术的推广应用,配套的CO2管道持续增长。目前我国还没有CO2长输管道运行投产。 3 CO2相态分析 3.1 纯CO2相态特性 研究CO2的相态特性首先从了解纯CO2的相态特性开始,图1给出了整个压力温度范围内纯CO2体系的相态区域。 CO2管网中存在的杂质如N2、O2、Ar、H2O、SOx、H2S等将影响其相态特性,混合物的组分决定了管输介质的临界条件,介质的临界压力和温度会影响管道的运行条件。喻西崇等[4]通过实验对含杂质CO2体系相态特性分析研究得出:杂质含量越高,体系的泡点压力和露点压力越高;杂质含量是泡点压力受影响的主要部分,露点压力仅与杂质含量有关,而与杂质种类无关。管道运行压力和温度的波动也会影响CO2的相态特性。 3.2 CO2相态计算模型 单向流中不存在相态的转换,立方型状态方程涉及参数少、形式简单、计算精度较高,常被用于实际流体的相态计算。目前油气及CO2行业常用的实际状态方程有BWRS、PR、SRK和RK方程。 建立两相流体之间的相态转化计算模型[5]的目的:(1)保证CO2管道安全可靠运行;(2)预测管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压降;(3)建立合适的相态转换模型。 3.2.1 简单模型(如图2所示) 模型中每种相态都有对应的压力P、温度T、化学势μ、速度v。假设气、液态流体有一致的v、P和T,化学势分别为液体为μ1(P,T),气体为μg(P,T)。 模型的建立: (1)两相流方程主要为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 (2)相态转换模型。舒张化学势m=km(μl -μg),当化学势相等时没有相态转化,当km趋于无穷时将使流体趋于气液相平衡。0μg,km=k0ml,若液体完全蒸发成气体是km=0,压缩气体冷凝时,μl   4.2.1 模型I[7] 此为密相CO2管道瞬态仿真。 管输介质:含N2的CO2体系,纯度为98%。分段管道:两段水平管道,一段垂直管道(注入管)总长31.2km。管段1和管段2长度均为15km,管段3长度为1.2km;管道的管径全部为300m。阀1、2、3均为控制阀,阀4为切断阀;阀1、4同时也是止回阀。压缩机的出口温度是40℃,为了保持介质在水平管道(1、2)压力在85bar以上,阀3的开度在整个仿真过程中受到动态控制。如图4所示。 流量和压力的动态变化由Krus和Gunnarsson提出的TLM模型中提出的方程式及移动压力波相关等式建立模型求解。模拟的不稳定工况包括: (1)管道冷却:CO2补集厂停产时管流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