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FID自动温度记录仪环境和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
RFID自动温度记录仪环境和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
摘 要:本文根据RFID自动温度记录仪的技术与质量要求,设计环境试验与可靠性试验方案及检验规则,用于考核产品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质量水平。
【关键词】RFID(射频识别)RFID温度记录仪 环境试验 可靠性试验
RFID自动温度记录仪是一种可实时测量、采集、记录环境温度,存储数据,并能够通过RFID的通讯方式把数据传输到RFID识读器的温度记录仪器。产品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产品的新颖性与多样性,目前在国内尚无通用的产品行业标准。对产品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考核尚无成熟的试验方案可供选择,本文根据电子信息产品的特点与RFID自动温度记录仪的技术与质量要求,结合检测试验的实际工作,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设计RFID自动温度记录仪环境试验与可靠性试验方案及检验规则。试验方案规定了产品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试验项目、条件与方法,检验规则规定了试验样品数,检验项目与判定依据,用于确定产品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指标。
1 产品环境试验方案设计
环境试验包括:高、低温试验;高、低温贮存试验;高、低温变化试验;交变湿热和恒定湿热试验;低气压试验;振动;冲击;碰撞;跌落试验;盐雾试验;防水试验;防尘试验等等。由于电子产品使用环境不一样,在设计环境试验方案时,规定的环境试验项目可能是单项试验 ,也可能是组合或综合试验。
对RFID自动温度记录仪产品,综合考虑其特点与实际使用环境,选择的环境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如下:。
1.1 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
(1)按GB/T 2423.1-2008 “试验Ad”进行工作温度下限试验。初始检测合格的样品用作试验样品。试验温度为-20℃,试验样品通电工作,时间2 h,试验样品应工作正常。恢复时间为2 h。
(2)按GB/T 2423.1-2008 “试验Ab”进行贮存运输温度下限试验。试验温度取-30℃。试验样品不工作放置16 h。恢复2 h后,最后检测按规定进行。
(3)按GB/T 2423.2-2008 “试验Bd”进行工作温度上限试验。初始检测合格的样品用作试验样品。试验温度为40℃,试验样品通电运行,时间2 h,试验样品应工作正常,试验后恢复时间为2 h。
(4)按GB/T 2423.2-2008 “试验Bb”进行贮存运输温度上限试验。试验温度为60℃,试验样品不工作放置16 h。恢复2 h后,最后检测按规定进行。
(5)按GB/T 2423.3-2006 “试验Ca”进行工作条件下恒定湿热试验。初始检测合格的样品用作试验样品。试验条件:温度40℃、相对湿度90%RH。试验样品通电运行,时间2 h,试验样品应工作正常。恢复2 h后,最后检测按规定进行。
(6)按GB/T 2423.3-2006 “试验Ca”进行贮存运输条件下恒定湿热试验 。初始检测合格的样品用作试验样品。试验条件:温度40℃、相对湿度93%RH。试验样品不工作放置48 h。恢复2 h后,最后检测按规定进行。
(7)按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要求进行外壳防护试验,产品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达到IP67。
1.2 机械环境适应性
(1)按GB/T 2423.10-2008 “试验Fc”进行振动试验。试验样品在不工作状态下,分别进行三个互相垂直方向的振动。
1.在给定频率10~55 Hz范围内,驱动振幅(峰值)0.15mm,扫频速度为oct/min ≤1,进行初始振动响应检查。试验过程中发现危险频率(导致故障及影响性能的频率和机械共振频率)应予记录,试验在一个扫频循环上完成。
2.用初始振动响应检查中发现的危险频率进行定频耐久试验。当存在两种危险频率时,每种频率都要试验。危险频率落在10 Hz~25 Hz范围时,取其危险频率值,设定驱动振幅(峰值)0.75mm,持续时间30±1min ,进行试验。危险频率落在25 Hz~55 Hz范围时,取其危险频率值,设定驱动振幅(峰值)0.15mm,持续时间30±1min ,进行试验。
在试验规定频率范围内未发现危险频率,则仅做扫频耐久试验,不做定频耐久试验。
3.按给定频率10~55~10 Hz范围,驱动振幅(峰值)0.15mm,扫频速度oct/min ≤1,进行扫频耐久试验。频率由10Hz升高到55 Hz,再由55 Hz降低到10 Hz为一次循环,循环次数5次。定频耐久试验过的样品不再做扫频耐久试验。
4.已做过定频耐久试验的试验样品(不工作状态)进行最后振动响应检查。做过扫频耐久试验的样品,可将最后一次扫频试验作为最后振动响应检查。试验中如果发现危险频率,应比较初始振动响应检查的危险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0年代梅兰芳访美演出性质浅议.doc
- 320例阴道不适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研究.doc
- 330MW机组锅炉受热面腐蚀机理和防范措施.doc
- 35-10kv总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探索.doc
- 35kV电缆过热故障原因研究和处理.doc
- 35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相关探析.doc
- 360m2烧结系统溶剂振动筛改造.doc
- 36例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研究.doc
- 36例高龄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和治疗体会.doc
- 3D MAX竣工测量技术方法和技术流程.doc
- SAP实施中Excel函数公式在BOM批量导入中应用.doc
- RFID技术在烟草公司资产管理中应用探究.doc
- SCADA系统和第三方设备通讯中断研究.doc
- Scratch在初中信息技术社团活动中应用与实践.doc
- SecondLife三维虚拟环境中学习资源设计和实现.doc
- SBR—沸石系统处理氨氮废水探究.doc
- SE电力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探究.doc
- SGZ960-1050中双链刮板输送机常见故障以和对策.doc
- Significance of 18F—FDG PET - CT 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lymphoma.doc
- Sinking型与Sourcing型数字信号I-O接口应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