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促进学生科学概念形成教学尝试
促进学生科学概念形成教学尝试 〔关键词〕科学概念;教学尝试;认知冲突
随着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教师意识到引领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性。如何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关键,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科学概念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认知冲突,引入概念
学生走进科学课堂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带着之前积累的相关生活经验,包括过去学习与生活中看到的各种现象,以及他们的想法,这就是科学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具有“原创性”“顽固性”“自发性”等特点。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遭遇困境,发现与前概念的冲突,是转变学生科学前概念的重要一步。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其特点是: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对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引导,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使学习枯燥无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为此,我在教学时首先依据教材知识间的联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学生普遍认为只要用力就能使物体发出声音。可是在做实验时却发现用力弯曲、挤压尺子,拉、扯橡皮筋并没有发出声音,这与学生的前概念发生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力弯曲尺子,拉橡皮筋反而没有发出声音?怎样才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在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再进行实验:把尺子放在桌子一角,让它长出桌子15厘米,用手轻轻拨动它,结果发出响亮的声音;把橡皮筋套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轻轻地拨动,也会发出声音。
“为什么用力弯曲、挤压钢尺,用力拉、扯橡皮筋却发不出声音”这一认知冲突,为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在心田里播下了“火种”。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在力的作用下,重复地做上下运动才会使物体发出声音。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引发认知冲突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为引入概念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实验,理解概念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课里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由动手实验而得出的,能否做好实验,对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除了做好课本的实验外,还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如“溶解的快慢”一课,比较观察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的实验,我把食盐换成高锰酸钾,这样学生能更清晰、直观地观察到哪一杯溶解得更快。
2. 补充必要的演示实验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单靠书本中现有的演示实验是不够的。对于概念抽象、难度大的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补充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讲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时,我在教学中补充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拿一个军鼓,用小槌轻轻地敲,使其发出声音,让学生观察鼓面是否振动。第一次学生没有观察到振动。再敲一次,还是没有观察到振动。为了引导学生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我借助其他物体来帮助学生观察,比如把乒乓球放在鼓面,敲鼓时乒乓球就会在鼓面跳动。借助乒乓球让学生发现鼓发出声音在于振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原理。
3. 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比教师演 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更清晰、直观、印象更深刻,因此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如“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先让学生交流讨论,预测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瓶中进行混合会发生什么现象,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观察事件、交流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实验步骤。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先取一只烧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把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全班同学……
通过这样的改进,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还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特别是探究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交流讨论,强化概念
我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抓住关键适时点拨,强化概念恰到好处,使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相互交流,传递信息,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网络。在互通”情报”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如“磁铁有磁性”一课,首先呈现实验材料:磁铁、回形针、铁钉、铁夹子、铁线、玻璃珠、铝片、铜钥匙、木片、纸片、布片、塑料片等。我提出问题:“这些物品都能被磁铁吸引吗?”鼓励学生大胆地预测,并填写所预测的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有的学生说:“我预测铜钥匙、铝片、纸片、玻璃珠、布这些不能被磁铁吸引,其他物品都能被磁铁吸引。”有的学生说:“铜钥匙、铝片是金属,金属就可以被磁铁吸引。”这就出现了意见分歧。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验证,交流讨论,鼓励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别的同学的看法。交流汇报时,有个学生说:“我们组的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1800字.docx VIP
-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 奏响色彩的旋律(共28张PPT)(内嵌视频).pptx VIP
- 规范《DLT555-2004-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pdf VIP
- 2025巧用几何画板开拓数学思维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学思考.docx VIP
- 标日初级第1课练习.doc VIP
- Unit4EatwellSectionA2a-2e英文版教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docx
- 教学经验分享.ppt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2013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教学设计)2025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 副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