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球方式对甘蓝制种产量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切球方式对甘蓝制种产量影响

切球方式对甘蓝制种产量影响   摘 要: 为探明不同切球方式对甘蓝制种产量的影响,将生产上常用的留心柱法、斜切法、十字法和割球法进行对比,分析其对制种产量、单株有效荚数量、单荚平均粒数量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前3种方法对上述4项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割球法对其影响与前3种方法存在显著差异。留心柱法、斜切法、十字法均适合甘蓝制种,割球法制种产量较低。 关键词: 甘蓝; 切球; 种子; 产量 Impact of Head Cutting Methods on Cabbage Seed Production DENG Xiao-hui, NIE Qi-jun, ZHU Feng-juan, GUO Feng-ling (Hubei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Hubei 430064, China)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other plant head cutting methods,leaving centre column,oblique cutting,cross cutting and moving the whole leafy head,on the seed yield. Seed yield,pod number per single plant,average seed number per spike,and thousand kernel weigh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eed yield among the first three cutting methods,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st method and the first three methods. The studies suggested that leaving centre column,oblique cutting or cross cutting is suitable for cabbage seed production. Key words: Cabbage; Cut leafy head; Seed; Yield 在甘蓝采种中,成株采种法因为能够根据成熟叶球性状对制种单株进行严格选择,既可使后代保持繁种材料良好的特征特性,又可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所以在生产制种和育种家育种过程中被经常使用。成株采种时因甘蓝花薹被叶片紧紧包裹在叶球里,难于抽出,因此往往要人工切球以利抽薹[1]。切球为结球甘蓝成株制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中切球的方式较多,如留心柱法、斜切法、十字法和割球法等[2-3],但哪种切球方式最佳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以非洲引进的甘蓝品种GLBL001’和本单位高峰甘蓝父本为材料,对留心柱法、斜切法、十字法和割球法对制种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从中筛选出最佳切球方法,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以非洲引进的甘蓝品种GLBL001’(常规种)和本单位选育的高峰甘蓝父本为材料,在湖北省蔬菜科学研究所武昌试验基地种植,2012年9月10日播种,当年10月5日定植。设置4个处理:割球法、留心柱法、斜切法和十字法,小区面积13 m2,种植160株,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共种植480株。切球后2~3 d不浇水,喷施1次多菌灵[4],正常田间管理。每个处理具体如下: 留心柱法:垂直向下将叶球外部切去,留叶球中心部顶面为6 cm2的柱体;或者用刀在叶球基部向上斜切一圈,然后摘去叶球外部叶片,只留中心柱和基部莲座叶。 斜切法:用刀在叶球顶部自1/2处以45°向下切去叶球小部分。 十字法:用刀在叶球顶部切划“十”字,深度约为球高的1/3,球中间浅割,注意不要切伤生长锥,剥出花薹。 割球法:将整个叶球从基部切下,留下老根,切面稍斜,以免髓部积水腐烂。切球后待莲座叶内侧的芽长至3~6 cm时,切去莲座叶,侧芽抽薹开花后采种。 数据分析:用Excel 2003进行方差分析,用LSD法进行产量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切球方法对GLBL001’和高峰父本甘蓝常规制种产量的影响 种荚由绿变黄,荚内种子呈褐色时,开始收获,不同批次成熟的种荚分批收获,然后进行考种和脱粒,再去杂、风干,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