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稻品种和播期对水稻稻曲病发生程度影响.docVIP

不同水稻品种和播期对水稻稻曲病发生程度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水稻品种和播期对水稻稻曲病发生程度影响

不同水稻品种和播期对水稻稻曲病发生程度影响   摘要:于2009、2010和2011年连续3年在辽宁省东港市土房北村水稻田利用9个当地水稻品种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播期对水稻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其稻曲病发生程度有明显差异,同一水稻品种不同播期其稻曲病的发生程度也存在规律性变化,水稻播期越晚稻曲病发生程度越严重。 关键词:水稻品种;稻曲病;播期 中图分类号:S435.11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7-4112-02 Effects of Different Rice Cultivars and Sowing Time on Occurrence of False Smut LIU Xiao-zhou,BAI Yuan-jun,WANG Shu,DONG Hai,YANG Hao,MIAO Jian-kun,SUN Bai-xin,MAO Lu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Liao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enyang 110161,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ice cultivars and sowing time on the occurrence of false smut of rice were studied by using 9 local rice cultivars as materials in Tufangbei village of Donggang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 for 3 continuous years from 2009 to 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ccurrence degree of false smut of rice differed markedly among cultivars. Meanwhile, the disease occurrence degree of the same cultivar varied regularly with the changing of sowing time; the later the sowing time, the more serious the disease occurrence degree. Key words: rice cultivar; false smut of rice; sowing time 收稿日期:2013-04-22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39-1) 作者简介:刘晓舟(1966-),湖南岳阳人,女,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植物病理研究,(电话电子信箱)xiaozhouln@; 通讯作者,王 疏,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病理研究,(电子信箱)wangshu509@163.com。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Ustilaginoidta Virens)引起的水稻穗部真菌性病害[1]。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的更替[2]和水稻栽培方式的改变以及施肥量的增加,水稻稻曲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常年由稻曲病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为5%~10%,个别严重地块产量损失可达30%以上[3]。已经由次生病害上升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同时由稻曲病菌产生的真菌毒素[4]可造成水稻生态区的面源污染并对人畜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已有研究表明稻曲病菌毒素可引起大白鼠、鸡、兔器官发生病变[5]。为明确水稻稻曲病田间发生动态及规律,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减轻稻曲病的发生程度,本试验从不同水稻品种[6]和不同水稻播期[7]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入手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得到了一定的研究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丹杂粳1号、辽优9906、港育129、港辐14、沈稻9号、辽农968、辽粳28、丹粳12、元丰6号均由东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 1.2 试验方法 每小区6行,长15 m,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不同播期:2009、2010和2011年的4月20日、4月25日和4月30日。其插秧期分别为2009、2010和2011年的5月25日、5月30日和6月4日。底肥施复合肥(N∶P∶K=26∶12∶10)30 kg、分蘖肥施尿素7.5 kg、穗肥施复合肥7.5 kg。3年试验条件同一标准。要求整个生育期不施用杀菌剂,其他栽培管理采取常规措施。 1.3 调查方法 分别于2009、20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