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静静顿河》看战争中扭曲人类社会.docVIP

从《静静顿河》看战争中扭曲人类社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静静顿河》看战争中扭曲人类社会

从《静静顿河》看战争中扭曲人类社会   摘 要:战争对俄罗斯民族而言,有着一股不可言喻的吸引力,俄罗斯历史就是一部在战争中不断前进的历史,俄罗斯人民也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静静的顿河》作为俄罗斯的一部优秀战争题材小说,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俄罗斯民族的影响,展示了战争中的社会百态。 关键词:战争;人类认知;扭曲行为 引言:俄罗斯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俄罗斯的人民是在战争的洗礼中,血与肉的拼搏中成长起来的。因此,战争,一方面,为俄罗斯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使俄罗斯人民陷入长期的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长久艰难地战争生活又造就了俄罗斯人民勇敢、坚韧不拔的优秀民族品格。这种特殊的战争环境也毫无疑问的进入俄罗斯一大批优秀作家的作品之中,他们创造出一系列一流的战争题材小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帕斯杰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都是描写了俄罗斯人民在战争年代的成长与蜕变,本文主要以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为例,以麦烈霍夫一家为典型来分析战争对人类社会的改变。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他生动的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同时更着重揭示了战争中人性美、丑、善、恶的真实变化。 一、战争的实质 战争没有正义、非正义之分,只不过是敌对双方各自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为实现自身利益所进行的一场危害人类和平生活的行动。 《静静的顿河》中米海伊尔、伊万·阿列克塞耶维奇和格里高里原本是亲密无间的乡亲,好友,但由于战争的爆发,各自立场不同,反目成仇。 米海伊尔、伊万·阿列克塞耶维奇是哥萨克中贫农的代表者,布尔什维克“平等、自由、土地均分”的口号毫无疑问的吸引了他们,与其说他们二人靠拢布尔什维克,倒不如说他们是靠拢了自己的利益团队。格里高里则是中农的代表者,他不缺少土地,不缺少财富,他最渴望的是原有平淡,幸福的和平生活。布尔什维克的煽动给他带来的只能是战争和灾难,给他的生活造成的也只能是毁灭性的破坏。因此,从自身利益考虑,他拒绝拥护布尔什维克。 综上分析,米海伊尔、伊万·阿列克塞耶维奇和格里高里站在各自立场出发,进行利益分组、政治站队,都是无可厚非的。 二、战争中被扭曲的现实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莱尚认为,人们在战时对于现实环境的诠释属于虚幻法。在“虚幻现实”中我们从不质疑邪恶的存在,因为那是最简单不过的事实,就像灰姑娘的继母是坏人,而灰姑娘是好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总之,敌人就是敌人,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证明。既然不需要解释敌人为什么是坏人,而我们不是,因此,即使我们饿死他们,杀死他们也不需要任何的理由。这种心理就导致了战争中敌我双方报复式的烧、杀、抢、掠,互相虐待。 《静静的顿河中》俄军与敌军的厮杀,红军与白军的对峙,妲丽亚对害死彼得罗的伊万·阿列克塞耶维奇报复性的枪杀,敌对双方竞赛似的烧杀抢掠就是这种心理的最好证明。 三、战争中被扭曲的人类行为 “战争”二字永远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因为它始终与烧、杀、抢、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战争中,和平时期的一切文明和人们展现的高素质将被暴力无情的淹没。“成者王,败者寇”的法则在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武力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因为在战争双方的眼中,敌人永远是邪恶的,不值得同情的,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就使得人性中的善退居幕后,恶大行其道。在恶的统领下,即使和平时期最善良的人,最终也能轻而易举的操起血染之刀,杀人如麻,烧抢无情。杀人之初的胆怯和懊恼终将会随着战争的继续转变为狂野和无情。 《静静的顿河》主人公格里高里本性放荡,却不失善良。突如其来的战争弄得这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手足无措,无法应对。起初,战场上的第一次杀人经历使他长久地陷入内心的煎熬之中,就像文中描绘的:“他松了马缰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走到那个被他砍死的奥地利兵跟前去……格里高里看了看军官的落满尘土的白色帽徽,一溜歪斜地往马跟前走去。他的脚步又乱又沉,就像肩上扛着一种不能胜任的重负似的;憎恶和疑惑的心情揉碎了他的灵魂。他把马镫抓在手里,半天也抬不起那只沉重的脚。” 但是,这种对杀人的懊悔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战争的残酷决不允许这种情绪的持续。很快,格里高里就像其他人一样,将杀人视为家常便饭,并且练就了一身杀敌绝技。以出色的表现,卓越的战绩,屡屡升职。 战争是生命的终点站,孤魂野鬼的制造厂,战场上每一个英勇就义的战士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毁灭。妻子失去了丈夫,母亲失去了儿子,孩子失去了父亲。因此,战争的恐怖绝不仅仅体现在将男人推向疯狂的暴力巅峰,更体现在毫不留情的将女人扔进生活的死胡同。男人的离去,使女人顿时陷入了孤苦无依的绝望境地,尤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