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澜沧江到怒江 跨越碧罗雪山主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澜沧江到怒江 跨越碧罗雪山主峰

从澜沧江到怒江 跨越碧罗雪山主峰从滇西北的澜沧江畔出发,跨越连绵的碧罗雪山,抵达怒江边的福贡县城,是“三江并流”核心区的精华穿越线路:在“千瀑汇百湖”的壮丽景观中,穿原始密林,赏高山杜鹃,过幽深峡谷,涉潺潺清溪,一路让人恍若置身于仙境…… 碧罗雪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横断山系的主要山脉之一,也是“三江并流”中怒江与澜沧江的自然分水岭。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内,碧罗雪山的山脉绵延142公里,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山有15座,而其中最美的,则是坐落在中排乡的碧罗雪山主峰老窝山。因其海拔达到4435.4米,和澜沧江的相对高差为3200米,由此形成了复杂的垂直气候带:尽管高山每年积雪长达8个月以上,但河谷却依然温暖如春,不同的气候带物种非常丰富,原始生态系统也保存完好。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卫星图像显示,在老窝山约50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分布着众多的湖泊、瀑布、高山草甸,从而形成了“千瀑汇百湖”的壮丽景观,是地球上原始森林和野生花卉资源最集中、多样性特点最明显的区域之一。 尽管我所了解的碧罗雪山穿越线路共有4条,但是,此次在春天穿越主峰老窝山的路线,却是“三江并流”穿越线路里精华中的精华。我和队友铃铛、飞龙等人结伴,组成了一支16人的大队伍,将起点设为中排乡境内澜沧江边的多依桥,从东向西开始穿越老窝山,而终点,则是怒江边的福贡县城。 1、中排乡→多依桥→德庆村→德庆河谷→老窝村 老窝山山脚,有两个颇为神秘的自然村:傈僳族老窝村和怒族计夺鲁村,传说这两个自然村是在1949年后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才被发现的。 4月28日中午,我们从澜沧江边的多依桥出发。 走下公路边的一个小坡,绕过两三座绿树掩映的农舍,就看见了不远处横跨在澜沧江上的吊桥。此时已近下午两点,我们穿过碧绿的麦田,刚刚一踏上桥面,澜沧江峡谷中的柔风便扑面而来,让人十分惬意。然而,到了对岸之后,艰苦的负重攀爬就开始了。 随着高度上升,回看身后的澜沧江峡谷,视野渐渐开阔了起来。近两小时后,大多数队员爬到半山腰的一条土公路上,躲在山壁的阴影中歇息,等待落后的队友陆续到来。 沿着土公路拐进德庆河谷,在拐点处已能看见远处的德庆村和河谷里的梯田了。下午6点左右,慢慢进入德庆村。这个村子相对富裕,有很多新盖的楼房。我们找到村支书家,他热情地接待我们,端茶递水,为大家张罗晚餐和住宿。晚餐时,村里的土鸡炖腊肉鲜美无比,让人大呼过瘾。 4月29日,在村支书的帮助下,我们雇来了骡子和向导,准备轻装行走,朝着雪山脚下进发,计划深入老窝山腹地,去探访山脚下的两个颇为神秘的自然村:德庆河谷源头北坡的傈僳族老窝村、南坡的怒族计夺鲁村。据说,这两个自然村是在1949年后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才被发现的。我们了解到,抵达老窝村后再继续向上,约一个小时的路程处有个不错的营地,能容纳我们这支大队伍。 这一天的行程中,大约十几公里路段是黄绿斑驳的山坡上辟出的羊肠小道。沿着德庆河谷而行,经常有上下岔路出现,如果没有向导很容易迷路。在这段路程上,除了偶遇一个放羊人和他的一群山羊,只有我们一直走在空旷的山腰上。 前路的确漫漫,每当沿着山路绕过一座山头,前面出现的依然是无尽的山头在挡住山路。偶尔抬头,看见蓝天尽头,越来越多的白雪覆盖着山岭,我们才感觉到自己是在慢慢接近雪山脚下。尽管4月底的山路呈现出春末夏初的景象,但在烈日的暴晒下却异常干热,所以,每一处稀疏的山林阴影,或者每一条流淌跳跃的山涧,都成了我们的休息降温之处。 每当我偶尔驻足,去观赏一两株盛开的杜鹃花,就会听见向导淡然的声音说:“上面的杜鹃花多着呢,比这个漂亮多了!” 除了感叹远方那几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我更沉醉于碧罗雪山令人震撼的美景:蓝天下,横亘天际的雪山上,缕缕白云如同阳光向外放射,仿佛在召唤着我们。 老窝村可以说是偏远、闭塞、原始的代名词。从远处看去,村民们在山坡上顽强地开垦出一块块梯田,勉强维持着生计。整个村落散落在一条狭窄山路旁的斜坡上,走进村口,可以同时看到低处的屋顶和高处的屋基。在傈僳族村民们的帮助下,我们很快找到了休息处——老窝村小学。其实,这个所谓的小学也只是一间木屋而已,兼做教室和教师寝室,里面排列着3张矮木桌凳,显示出这里曾经有过寥寥几个学童。 休息之后,在村里的蓄水池补充了清凉、甘甜的山泉水,便离开老窝村继续上行。山路盘旋起伏,我们只需沿着输电线的走向前行,就不会迷路。跨过几道飞瀑流水,又路过了几座铁塔之后,遇到了两个下山的傈僳族村民,他们扛着竹竿,挎着柴刀和弩弓,仿佛从原始画卷中走出来。遇到这样的原生态生活场景,大家赶忙围上去跟他们合影。 在太阳下山之前,终于赶到了预定营地。营地很大,但地面略有起伏,乱石、杂草不少,需要清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