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不同溶剂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探究.docVIP

何首乌不同溶剂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首乌不同溶剂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探究

何首乌不同溶剂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探究   摘要:采用60%丙酮、70%乙醇、沸水3种溶剂制备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mb)块根粉末提取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肺炎克氏菌(Klebsiella peneumoniae)、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供试菌株,通过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提取液的抑菌圈大小,以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何首乌3种溶剂提取液对供试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60%丙酮提取液和70%乙醇提取液抑菌效果优于沸水提取液,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丙酮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杀菌效果随浓度的降低而下降。 关键词:何首乌;抑菌活性;体外测定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390-04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mb)为蓼科蓼属植物,其块茎为滋补良药[1],中医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亏虚、头昏目眩、须发早白、腰酸遗精、胆固醇过高等[2]。 植物中的萜类、酚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和醌类等化合物具有杀菌作用[3]。何首乌中含有蒽醌类化合物、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和磷脂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其中二苯乙烯苷可能是主要的活性成分[4]。研究表明何首乌能提高或改善小鼠的记忆能力,减轻钙超载引起的脑损伤,保护神经系统[5,6];能明显提高小鼠的记忆力,提高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7];何首乌70%乙醇提取液可有效对抗D-半乳糖所致的小鼠亚急性衰老,具有抗衰老作用[8]。试验探讨了何首乌3种不同溶剂提取液对4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以期为何首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植物 何首乌块根,购于临海市临江大药房,经70 ℃烘干后研磨成粉末,贮存于干燥皿中。 1.1.2 供试菌株与培养基 供试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肺炎克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均由浙江省台州医院惠赠,为临床分离菌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按文献[9]配制,121 ℃高压灭菌20 min备用。 1.1.3 主要仪器 HVE-50型高压灭菌锅(日本Hirayama Manufacturing公司);YJ型医用净化工作台(苏州洁净技术研究所);RE-52CS型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DNP-927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公司),QYC-2102C型全温培养摇床(宁波江南仪器厂)。 1.2 方法 1.2.1 何首乌提取液制备 称取何首乌粉末100 g,分别用60%丙酮、70%乙醇和沸水3种溶剂浸提,反复多次,直至浸出液颜色变淡为止。将浸出液合并浓缩至80 mL,用NaOH调pH至7.0,定容至100 mL,制成浓度为1 000 mg/mL的何首乌提取液,提取液过0.22 μm滤膜除菌,贮存于4 ℃冰箱中。 1.2.2 菌液的制备 菌种接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0 ℃活化24 h后取50 μL接入5 mL牛肉膏液体培养基中,30 ℃培养6 h后,取出稀释104、105、106倍,涂牛肉膏蛋白胨平板,30 ℃倒置培养24 h,统计菌落。 1.2.3 抑菌圈的测定 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何首乌不同溶剂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氏菌的抑菌活性。将直径为6 mm的无菌滤纸片分别置于何首乌乙醇提取液、丙酮提取液和沸水提取液中浸泡20 min。将菌液稀释至106 CFU/mL,取100 μL涂平板,于培养箱内倒置培养15~20 min,待培养基表面干燥后,分别贴上已浸泡过的滤纸片,每处理4个重复,于30 ℃恒温培养24 h,测量抑菌圈直径。以涂布100 U/mL硫酸链霉素溶液为的阳性对照,以涂布无菌水的为阴性对照。 1.2.4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用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丙酮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4种供试菌的抑菌效果。分别配制提取液终浓度为200.0、100.0、50.0、25.0、12.5 mg/mL的牛肉膏蛋白胨平皿固体培养基,每组4个重复。平皿中涂布活化后的菌液(104 CFU/mL)20 μL, 30 ℃倒置培养24 h,进行菌落计数,与对照(无菌水)相比计算抑菌率。以没有供试菌生长的最小浓度为提取液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