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熟制稻田油菜不同耕种方式生产效益探析.doc

三熟制稻田油菜不同耕种方式生产效益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熟制稻田油菜不同耕种方式生产效益探析

三熟制稻田油菜不同耕种方式生产效益探析 [摘 要] 三熟制稻田油菜不同耕种方式试验表明,影响三熟制稻田油菜产量的主因是播种方式,次因是稻田翻耕方式。两种方式的水平组合中以稻田免耕点播油菜生产模式的产量和收益率较高,较好地协调了生产季节、劳力投入与生产效益的矛盾,适合大面积油菜生产和在劳动力不充足的地区推广,以利发挥规模效益。稻田翻耕后育苗移栽油菜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收益最高,因投劳多,收益率偏低,适合劳动力充足、小规模油菜生产。撒播油菜产量偏低,规模效益差,不提倡在人工耕种条件下推广。 [关键词] 三熟制稻田;油菜;耕种方式;生产效益 三熟制稻田油菜是我国南方地区油菜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多年来推广的三熟制稻田油菜育苗移栽技术因生产季节紧、投劳多,应用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劳动力不足是当前农村短期难以缓解的现实问题,在此条件下三熟制稻田油菜生产粗放、效益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提高油菜生产效益是油菜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三熟制稻田油菜生产中耕地翻耕和油菜播种两个方式组合试验,探索油菜不同耕种方式下的生产效益,为各地根据不同生产条件选择不同油菜耕种方式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田概况 “稻稻油”模式下油菜不同耕种方式试验田位于祁阳县下马渡镇胡家台村1组,地理位置为东经111°53’ 50”,北纬26°20’ 51”,海拔84m。多年平均温度18.0℃,最高温度36.6~40℃,≥10.0℃的积温5600℃,年降雨量1250mm,无霜期约为300d,年日照时数1610~1620hr,太阳辐射量4550MJ/m2,温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稻稻油”三熟制生产。试验田为湘南丘陵地区常见的黄泥田,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作双季晚稻常年产量430~450 kg/亩。 2.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中油所选育的“中双11号”。基肥为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45%(NPK≥10:4:6,有机质≥25%)“保得”牌生物有机复合肥和硼肥,追肥为46%尿素和60%氯化钾。 3.试验设计 试验设两因素:播种方式A(育苗移栽A1、点播A2、撒播A3)和翻耕方式B(翻耕B1、免耕B2),2×3水平(表1),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30m2,周围保护行1m。密度为移栽小区360株,折合8000株/亩,点播小区720株,折合16000株/亩,撒播小区810株,折合18000株/亩。 .试验过程 小区间开15cm浅沟,试验区周围开25cm深沟。移栽和播种前清除田面杂草,翻耕小区人工翻耕15cm并整细土壤。移栽、点播和撒播统一于10月28日完成。移栽小区打穴180个,每穴双苗(9月26日按1:7育苗);点播小区打穴360个,每穴留苗2株;撒播每小区留苗810株。每小区施45%“保得”牌生物有机复合肥1800g和硼肥40g作基肥,火土灰肥80kg盖种(苗)。立春前每小区撒施蕾苔肥尿素225g、氯化钾112.5g,直播油菜苗期进行一次间苗,留足生产苗数,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5.调查内容 试验中记载试验材料和用工成本、生育期和病虫害情况。成熟后采用5点取样法每小区取5株考查生物学性状。各小区进行单独收产,按市场价计算产值。 ⒍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LSD多重比较。 二、结果与分析 1.油菜不同耕种方式下生物学性状比较 6个水平组合的5项生物学性状平均值见表2,其中株高、1级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因耕种方式不同差异明显,表现为A1B1A1B2A2B1A2B2A3B1A3B2,经分析比较,A1B1、A1B2与A2B1、A2B2、A3B1、A3B2相比达显著水平,A1B1与A1B2之间,A2B1、A2B2、A3B1、A3B2之间无差异,任一播种方式中虽翻耕略好于免耕,但差异很小。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在各水平组合间的差异也很小,性状稳定。由此可见,育苗移栽(A1)因提前播种在株高、分枝和角果数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作为直播油菜也应尽量提早播种,增加营养生长期,对形成高产有利。 2.油菜不同耕种方式下产量比较 表3为各水平组合产量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播种方式(A因素)油菜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A因素间的3处理间平均产量两两比较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不同翻耕方式(B因素)油菜产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分析表明油菜产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播种方式的不同,而土壤翻耕与否对油菜产量起着次要的影响。 对2因素各水平组合平均产量比较(表4),水平组合A1B1产量最高,与A2B2、A3B1、A3B2相比分别增加22.2kg、36kg、41.1kg,均达极显著水平,与A2B1相比达显著水平,与A1B2无差异。A1B2与A2B1和A2B2之间、A3B1与A3B2之间两相比较亦无差异。 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