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曲欣赏(二) 俄罗斯部分》音乐欣赏书籍.docVIP

《世界名曲欣赏(二) 俄罗斯部分》音乐欣赏书籍.doc

  1. 1、本文档共4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容提要 这是—套交响音乐欣赏辅导读物中的第二 辑,主要介绍了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自格林卡、柴科夫斯基至普罗科菲耶夫共十七人)的八十余首交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 结构特点以及作者的生平。这套读物的第一辑(德、奥部分)已出版,第三辑(法国和东欧部分)、第四辑(美国和西欧部分)也将陆续出版。 这套书资料丰富、分析详尽、笔调生动、文字通俗,并附有大量的乐曲主题谱例,故也可作为附有文字说明的《交响乐主题手册》来使用。本书可供广大音乐爱好者、专业音乐工作者、大学师生、中小学音乐教师和文化宫(馆)干部学习和参考。 前 言 这一辑介绍欧洲一个重要的民族乐派——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及其主要交响音乐作品。 民族乐派是浪漫乐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十九世纪的欧洲,一些弱小国家为了自身的自由和独立,而一些大国又为了巩固和扩充自己的影响,都高举起民族的旗帜,音乐的民族主义便成为一种重要的武器,它使用本民族的歌曲、舞曲的乐汇,赞颂祖国山河景色的美和祖国所经历的光荣和胜利的时刻,使本国人民提高民族的意识和自信,同他们国家的传统精神相锲合、相一致。民族乐派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十九世纪许多浪漫乐派艺术家同时也就是民族乐派艺术家。 民族乐派首先在俄罗斯和波希米亚发端,很快地便传遍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英国和美国。俄罗斯对民族乐派有着特殊的贡献,它为世界音乐文化提供了大量的音乐遗产;这里用专辑介绍从格林卡一直到普罗科菲耶夫共十七位俄罗斯作曲家的八十三首交响音乐作品,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俄罗斯音乐如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传统,而在百多年历史过程中俄罗斯作曲家又是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的。 编写这套《世界名曲欣赏》,目的在于告诉读者,在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有着那么许多音乐珍品,并帮助听者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弄清楚一些有关的时代背景或创作意图,预先熟悉作品的结构和音乐主题,这样可能有助于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从性质上讲,类此的介绍只象是一种“导游”,对音乐本身还得依靠听者亲自去领略和体味。 衷心希望读者对这套书的选材和写法提出宝贵意见。 杨民望1981年8月于上海 格林卡 (МихаилИвановичГлинка 1804-1857) 俄罗斯作曲家、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奠基者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在1804年6月1日生于斯摩棱斯克省诺沃斯巴斯克村一个地主家庭里。童年和少年时代,他一直在这舒适而迷人的庄园中度过。格林卡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的爱好, 他爱听那些记述着农民的凄惨命运、悲欢离合和英雄业绩的歌曲,从他伯父家的农奴乐队中他也熟悉了许多丰富多采的俄罗斯民间音乐和外国作曲家的作品,十三岁,他到彼得堡一所贵族寄宿学校读书,接触到当时的一些进步思想,课余不断地从事音乐研究——学钢琴,学唱歌,研究音乐理论,并尝试作曲。毕业后,他在一 个政府机构中工作,同时仍积极参加业余音乐活动,这时候,同普希金、茹科夫斯基、格里鲍耶多夫和奥多耶夫斯基等文艺界人士的友谊交往,大大地促进了格林卡的创作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1830年春,格林卡第一次出国旅行,他在意大利住了三年多时间,结识了意大利年轻的作曲家贝里尼(V. Bellini,1801-1835)和唐尼采蒂(G.Donizetti,1797- 1848)等,并悉心研究意大利歌剧和时兴的意大利“美声”唱法(belcanto)。之后,他来到维也纳和柏林,只是由于他父亲去世才打断了他的这次旅行。深入研究欧洲的音乐艺术,使格林卡更加 明确作为一个俄罗斯作曲家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1834年回国后,他决心根据俄罗斯的题材,按俄罗斯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即运用自己的创作才能来发展本国的音乐,特别是发展民族风格的歌剧。他的第一部歌剧《伊凡·苏萨宁》在1836年间写成,同年年底在皇家剧院首次演出。这部歌剧描写的是一个普通的俄国农民为国捐躯的史实,但是习惯于宫廷音乐的贵族社会并不赞赏它,把它讥称为矗马车夫的音乐Ⅳ,连它的剧名也被尼古拉一世改为靠为沙皇效忠Ⅳ;相反地,格林卡称之为“祖国英雄悲剧∞的《伊凡·苏萨宁》的上演,却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普希金和果戈理等还用自己的诗作来祝贺它,歌剧初演的那一天,甚至被视作“俄罗斯古典民族歌剧诞生的日子”。 歌剧《伊凡·苏萨宁》上演后,格林卡便被任命为宫廷唱诗班乐长,与此同时,他又着手构思他的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这部歌剧取材于普希金的神话长诗,原先普希金已答应参与改编成歌剧脚本的工作,后来因为诗人在决斗中惨死而未能如愿。格林卡的这部歌剧是在他的极不顺利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由于同唱诗班的保守的上司在一些艺术问题的看法上有分歧而经常发生尖锐冲突,由于同轻浮的妻子进行长期而复杂的离婚诉讼而受到一些敌对的贵族百般诽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