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 那些时代留下印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地 那些时代留下印痕

基地 那些时代留下印痕早些年间,有人编过一本书,记录了中国的各个体育训练基地――那本书厚厚的,厚得像一本百科全书。几年过去了,那本厚厚的书肯定需要增补了,因为最近这些年,由于北京奥运会的缘故,基地的数量肯定越来越多了。既然这本书原本就厚而且越来越厚,就只能采取一种简单的办法去话说基地――用时间的流逝,来诉说基地们鲜为人知的岁月印痕。 南粤记 1950年代 墨尔本奥运会的秘密武器 新中国第一座竞技体育的专业基地,无疑是广州二沙岛的综合训练基地。 中国的第一批国家队,是从1952年开始陆续成立的,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游泳、体操、举重,等等。但是,他们大都没有自己的专门基地,处在一种“寄宿”式的训练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出国留学就成为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足球队、游泳队去了匈牙利,举重队和体操队则去了苏联。 “留学”的结果,是留出了一个二沙岛基地―― 1956年奥运会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时间是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这可苦了想在这届奥运会上创造佳绩、战胜美国的苏联人(1952年在赫尔辛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苏联代表团金牌数和奖牌数在美国之后列第二位),因为十一二月是南半球的夏天和北半球的冬天,于是,苏联老大哥把目光落在了广州――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里纬度最靠南的大城市。 当时的二沙岛是珠江上的一片沙洲,距离广州市中心非常近,是一个非常利于运动员封闭训练的地方。在苏联的帮助下,二沙岛基地很快建立起来,不但有先进的训练设施,而且建立起来好几座供运动员休息和恢复的别墅。那届奥运会开幕前,苏联、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员,在这座基地进行了最后的封闭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苏联代表团的金牌和奖牌数都超过美国,匈牙利也位居苏联、美国和澳大利亚之后列第四位。二沙岛基地的第一次启用,就大涨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士气。 这就带来一个有趣的话题:在回顾新中国体育事业初创时期的时候,人们经常津津乐道的内容之一,是几支中国国家队的“留学”经历,但苏联和匈牙利给中国运动员当先生所获得的回报却鲜为人知,而这个回报就是他们在墨尔本奥运会上获得的众多金牌!中国体育界的确应该感谢把自己带入先进体育体制的先生们,但是先生们自己所获得的,甚至比学生们获得的还要多…… 如今,二沙岛基地仍然是中国竞技体育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每年冬天,不少项目的国家队会选择到那里进行冬训,例如刘翔,等等。 雪国记 1960年代 爬上去一小时滑下来一分钟 就像苏联人很难在他们的国家找到一个户外的、不冷的冬训基地那样,中国人也很难在我们的国家找到一个不冷的滑雪基地。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长白山成为中国滑雪运动的专业基地,那里的雪足够多、足够大、雪期也足够长,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酷寒! 长白山基地的纬度,接近美国的普莱西德湖,但是在长白山训练的滑雪运动员,必须永远和严寒做斗争,而且他们的训练设施也很差,举一个例子:因为没有高山索道,运动员只能徒步走上高山――爬上山去要用一个多小时,滑下山来只要一分钟…… 和长白山基地一样,在我国的很多冬季运动的训练基地里,都有过类似的坚苦卓绝的故事。在黑龙江的黑河基地,我听说过一个故事: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前,备战的中国运动员像往年一样来到黑河训练,而和往常不同的是,他们每天增添了一个固定生活内容――看电视!他们从来没有和世界顶尖选手比试过,不知道将在冬奥会上遇到怎样的对手,而在和苏联一江之隔的黑河,他们能看到苏联的电视频道,其中有不少冬季项目比赛的实况转播。他们还记得,当时黑河市一共有四台彩色电视机…… 摇篮记 1970年代 女排娘家之争幕后有玄机 郴,意为林中之城,正常年景,郴州是不下大雪的,但是也有例外,例如2008年的雪灾,还有,就是中国排球郴州基地曾经的大雪――听老女排的人们说,那雪大得把训练馆都压塌了,当然,那馆不是钢筋水泥的,而是用竹子搭起来的临时场馆。 袁伟民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之后,夏天经常去北戴河训练,冬天则去湖南郴州基地和福建漳州基地,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之后,郴州和漳州在谁是“世界冠军摇篮”方面展开了一番争执,因为在那个年代,如果有了“摇篮”的称号,不但能够争得好大的面子,而且有利于吸引从国家到地方的更多投入。 中国体育的基地建设,大体分成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国家投入建设的基地,无论是在当初的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如今,这类基地往往能得到不断的翻新改造;第二种是地方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的基地,很多省市区自己的专业训练基地,经常因为地理上、气候上的原因引来国家队进行封闭训练,而国家队的到来,不但有利于各地区的运动员入选国家队,而且因为国家队会带来很多新的训练器材,能够使得各地方的基地在接待国家队之后“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