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天文学前沿讲座-第二讲 类星体的观测与研究.pptVIP

近代天文学前沿讲座-第二讲 类星体的观测与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类星体的观测与研究 类 星 体 一 瞥 类星体的发现 什么是类星体 类星体的多波段观测 宇宙探针 红移的本质 类星体的发现 1908年美国天文学家福茨(Fath)最早观测到了星系核中的发射线。发射线的存在标志着该星系核可能处于某种活动状态 1918年卡提斯(Curtis)发现星系M87的光学喷流 1918年斯里弗尔(Slipher)观测到NGC1068中的宽发射线。后来证实这是一个塞佛特星系 1934年塞佛特(Seyfert)系统地研究了具有强发射线和有明显星系核的星系。这类星系后来被命名为塞佛特星系 1950年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开始对射电源进行系统地观测。发表了第1个射电源表,简称1C,共包括50个射电源。 1954年巴德(Baade)和闵可夫斯基(Minkovski)对天空中最强的射电源天鹅座A进行了研究。用5米望远镜观测发现,其射电辐射是来自一个延伸天体。事实上早在1944年这个源就被一位天文爱好者瑞贝尔(Reber)用一架自制的望远镜发现。 1959年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发表第3个射电源表,简称3C,共包含471个源。3C表的发表为活动星系核的研究,尤其是类星体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在此之前的2C表发表于1955年,共含有1936个源。由于观测仪器的定标问题,这些源中许多都是“伪源”。 类星体的发现 1960年格林斯坦(Greenstein)和欧克(Oke)在从事白矮星巡天观测中发现了第一颗类星体,可惜没有引起重视,立即予以发表。直到1970年才披露了他们的观测结果。 1963年哈扎德(Hazard)等人在澳大利亚Parkes 64米射电望远镜上利用月掩星的机会准确测量了3C-273的位置,发现它是一个射电双源,中心天体具有发射线。 1963年施密特(Schmidt)用美国帕洛瑪山天文台的5米望远镜准确地测量了3C-273发射线的位置。破识这就是氢的巴尔末线,从此类星体正式被发现。 1963年格林斯坦和马萨斯(Matthews)测量了3C48和其它几颗类星体的红移值。 1965年桑德奇发现蓝星体或紫外超(UVX)天体有可能是类星体。许多这类类星体的射电辐射并不强,为类星体的发现开辟了新的途径。 1966年兹维基(Zwicky)在致密星系巡天中发现了一类新的活动星系核。其中包括第1个蝎虎座BL型(BL Lac)天体,从此这类天体就依此命名。 1967年马卡良(Markarian)开始了大规模的蓝色或紫外超星系的巡天观测。使用前苏联比拉干天体物理台的1米口径的施密特望远镜加一顶角为1.5度的物端棱镜。这类星系被称之为马卡良天体。马卡良天体的巡天工作一直持续到80年代,先后发表了15个巡天星表。巡天范围达15200平方度。共发现1500 颗马卡良天体。 1975年起奥斯米尔(Osmer)和史密斯(Smith)在智利泛美天文台(CTIO)用一架60公分的施密特望远镜加物端棱镜寻找类星体,开辟了发现类星体的无缝光谱方法。 类星体的发现 1977年由赫维特(Hewitt)和柏比奇(Burbidge)编辑的第一个类星体总表问世,共包括637颗类星体。 2000年由维隆(Veron)夫妇编辑的“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表”(第9版)发表。其中包括13214颗类星体。 2000年基特峰天文台(Kitt Peak)发现Z=5.50的 类星体(J030117+002025) 2003年维隆(Veron)夫妇编辑的“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表”(第11版)发表。其中包括48921 颗类星体。 2003年SLOAN巡天,Xiaohui Fan等发现最大红移类星体Z=6.42 什么是类星体 高光度 小尺度 物质高度密集 爱丁顿光度 1043L1048 erg/s 则 105M1010M⊙ 非热辐射谱 光变现象 不规则光变, 小时~天 喷流现象 jet,光学或射电,1pc~1Mpc What is our Monster likely? Black Hole M=108~1012 M⊙ Ne=107~1010 cm-3 Te=10000 ~ 25000 ?K D 10 light years Abundance ? sun, may C,N,O more Eating mass M=0.15 L46 ?-1 M⊙a-1 ? 1.0 M⊙/year 如何探测宇宙 电磁波(光子) ?射线 0.01? X射线 0.01~100? 紫外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