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彭阳县农田地埂防护林分类和发展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彭阳县农田地埂防护林分类和发展建议

彭阳县农田地埂防护林分类和发展建议   摘要 介绍农田地埂的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总结彭阳县农田地埂防护林类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该县农田地埂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田地埂;防护林;类型;问题;建议;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72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245-02 彭阳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的宁夏南部山区,90%的土地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六盘山土石质山区,川道区仅占10%。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国贫困落后县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已成为彭阳县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即四荒地造林绿化、四旁植树、退耕还林草和农田地埂防护林营造是构筑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农田地埂的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 1.1 台塬区 台塬区是旱作农业高产区。绝大部分经过农田基本建设,田块整齐,坡度平缓,一般坡度小于10°,埂高0.5~1.5 m,田面宽度为10~20 m,地埂宽1~2 m,田间道结合地埂进行合理设置,农田周边围绕不规则的沟壑。一般田边地埂及道路占农耕地约11%。与川道区地埂相比,该类地埂稍大,除了土壤水分条件低于前者外,为中上等造林立地类型,土壤结构、光热资源及肥力条件较好。 1.2 河谷川道区 河谷川道区是彭阳县主要粮油和设施农业产区,在多年的耕作和农田水利建设中,形成宽度为15~25 m的条形平缓田块,地埂宽1~2 m,埂高0.3~1.0 m,田间道路和农渠结合地埂设置。该类地埂较小,为理想的造林立地类型,土壤结构、光热资源及水肥条件好。 1.3 土石质山区 土石质山区是六盘山外围土石质山区农户的主要粮田,坡度较大,土层较薄,田面斜宽7~13 m,平均为10 m,水平距为9 m左右,地埂宽2~3 m,埂高1.5~4.0 m,农田上方多为林地,个别地段为荒山,但植被较好,据测算,地埂占农耕地的25%。该类地埂高大,埂坡坡度大于黄土丘陵区埂坡,土壤结构及肥力稍差,但水分条件较好,光热条件稍差,其造林立地类型属中等。 1.4 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主要的旱作农业区,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大部分农耕地为坡式梯田,坡度一般在10~25°,埂高1~3 m,田面斜宽10~16 m,平均为13 m,地埂宽度2~3 m,平距12 m,于地边进行田间道路的设置。该类地埂较高大,土层比较深厚,有时为斜坡埂,但水肥条件和光热资源因坡位与坡向的不同而异,一般对于光热资源,阳坡的优于阴坡;但对于水分条件,阳坡不如阴坡;对于水肥条件,坡下优于坡上,其坡下、坡中、坡上的造林立地类型分别为中上等、中下等和中等。 2 彭阳县农田地埂防护林类型 2.1 针叶用材型 针叶用材型主要适宜在土石质山区山坡地的地埂上采用,可选择的树种为油松、华北落叶松等,一般栽植密度为每埂栽1行。株距1~2 m,行间距10 m 左右,12~15 年伐椽后可进行更新造林。 2.2 生态经济型 生态经济型一般在农田外围荒地及村庄附近的山坡中下部的地埂上采用为宜,适宜选择的树种为花椒、山杏等经济树种,造林的方式可与灌木或黄花菜进行混交,或者营造纯林,行间间距为10~15 m。于地埂进行单行栽植,纯林株距为3~5 m,在地埂上进行混交时,一般经济树种株距4~6 m,株间混交1 株黄花菜或灌木[1]。 2.3 阔叶用材型 阔叶用材型采用最为广泛,主要分布于台源地田间路两侧及川道区,在沟坝地地埂、水肥条件较好的壕道地也可进行选用,在半干旱、半阴湿的阴坡中下部地埂上也采用该类型。适宜的树种多选择刺槐、合作杨、新疆杨、问北杨、白榆、青杨、北京杨、旱柳等为主,地埂间栽植单行树,株距为15~20 m,以经营椽材为目的的株距1~2 m。该种类型完整的经营周期为5~7年;在排水沟、田间道与干、支渠两侧栽植2~4 行树,行距2~3 m,株距1~2 m。 2.4 灌木型 灌木型是农田上部荒地防护林片、半干旱山坡上部地埂及干旱山坡地常采用的类型[2]。适宜的造林树种主要为柠条、毛条、杞柳、沙棘、柽柳、沙柳等,每条地埂栽植1 行,株距约为 1 m;成片栽植时,株行距l.0 m×(1.5~3.0 )m。及时进行采薪萌蘖更新,一般每3~5年进行1次,对于杞柳等植物,1~2 年采条用于柳编。 2.5 针阔混交型 针阔混交型是适宜在土石质山区采用的一种类型。可选择河北杨、新疆杨与油松、华北落叶松等进行株间混交,株距1.0~1.5 m,杨树一般在6~8年即可成椽,此时可进行间伐,留下针叶树继续生长。 2.6 乔灌混交型 乔灌混交型是彭阳县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类型。多设在机修农田大地埂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