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爽 我不是一朵漂浮花
李爽 我不是一朵漂浮花 “星星画会”是70年代一抹亮色。与“星星”有关的日子,那是情感渴望自由,灵魂相信未来的时代。三十年后,带着“星星”时代的伤痕,李爽从尘封的报纸和传说中走出来,从“中法史上最浪漫的爱情故事”里走出来,用她的私人札记《爽》展示了一个艺术家淡化伤痕、修复自我的过程。
26岁那年出狱后,李爽移居到法国结婚,一颗年轻的心怀揣着伤痛、期盼与不安,开始她在法国的艺术生涯。时至今日,她仍以中国画家的身份亮相于法国艺术界。离开中国三十年,仍葆有对民族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她说:“我不是一朵漂浮的花,我是一朵有深深的文化土壤和强壮须根的花。”
《爽》:70年代私人札记
《爽》记录了李爽从出生到26岁离开中国这段时间的故事。70年代末,李爽与黄锐、食指、北岛、芒克、阿城等文艺先锋们骑着自行车,积极参加各种地下文艺沙龙。后来她成为“星星画会”创始人之一,也是唯一的女性成员,1979年和1980年组织并参加了第一届、第二届“星星美展”。
1981年11月,24岁的李爽由于和法国外交官员白天祥在北京外交公寓同居,而被以有损国家尊严等罪名逮捕,并判处劳动教养两年。198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与邓小平会晤中提出此事,李爽才获得释放,并在几经周折后被批准去往巴黎。这段爱情故事为法国艺术界广泛关注,经法国电视台报导并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称为“中法史上最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打开了文革后中外通婚的大门。
2000年李爽重病,甚至心脏停止跳动了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李爽遇到了超越常人所能理解的一些经验,从那以后她发现,成就人生的焦点不是向外扩张而应该回到自我。“过去的焦虑和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撞击都是徒劳的应该停止。人应该专注在我们目前正在做、正在想的也是唯一的一个实现上。那是一个非常强烈的经验,把我的人生观一下子转过来了。我发现我们并不孤独,我们的世界不是一个唯一的实相。还有另外许多与我们有关的实相,与我们历史有关的,与我们的祖先有关的林林总总都同时存在着。这个经验导致我写这本书。”
“我用了好多年去释放,那是对记忆和痛苦的疗愈及道别。幼年时不懂社会为什么对弱者这样,儿童期的孩子没有理性和逻辑分析能力,所以把受到的虐待误解为自己做了什么错事,日后潜移默化就会对自己产生强烈的不自信。但人有一种往上往光明走的本能,在我们的血液里有这样一种很自然的东西。所以当人可以放下的时候,我们才有力量看见那个我们持着的痛苦与欲望到底是什么东西。今天我会说,所有吃的这些苦,精神上受到的这些凌虐,抛掉时间用自然法正负共存的角度来看,他们可以变成一种强化光明人性的燃料和动力。也可以是相反的。”
在绘画状态里写书
李爽和先生白天祥曾在法国出版过一本书叫《C’est du Chinois》,中文名是《法文是中文》,内容是关于中国人说法语、法国人说中文的幽默趣事。李爽本人也在《文艺欣赏》中发表过一些中篇小说。但在《爽》之前,她从不觉得自己能写作,幼年的自卑感还在,似乎写作是一些真正大作家才能做到的事情。
目前,李爽正在着手《爽》英译版的发行,她本人对这本书也很满意,好像一些灵感从天而降,无拘无束地蔓延开来。对画家李爽来说,写作的经历与画画的经历很像。“画画时,如果作品使我满意,通常我不会发现我在画画,那种投入让我感到我自己就是颜色,就是画笔,就是画本身。创造过程几乎不通过大脑,如交响乐在顺畅地跳跃。写书的过程也是这样,我可以几个小时不停笔,文字像小溪流淌,一旦我使用理性就觉得很吃力,像在挤一管空牙膏。如果我在绘画状态里写书,就会特别顺畅。”
然而,70年代那段痛苦的回忆毕竟潜伏在内心里。绘画是视觉语言,悲喜的情绪转换成抽象的色彩与线条,不会直接刺激回忆。写作则不同,笔触反映情绪而文字直接刺激回忆。《爽》书的笔触间仍留有愤怒、谴责与伤痛,她可以停笔,而回忆还在继续。写作这本书非但需要勇气,还需要些定力与毅力。
李爽说:“写作时遇见情绪波动,我会停下。对我可以真放下的事,我会轻松地一笔带过。”当李爽停下的时候,她最喜欢的是牵着她的马“基督山伯爵”,到森林里骑上几圈,“因为我是一个特别会用骑马来消解所有情绪的人。骑马这种行为是要你和马变成一个人,存在危险,所以最容易让人处于活在当下的一种状态。”
对于回忆,“我可以说我放下了,但不能说我完全放下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能说我刚刚发现自我。但当你意识到人需要去发现自我的时候,你已经步入强大了。因为你可以说我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一个被迫害的,不再是一个无辜的人。任何人任何外界任何政教都无法再来牵着你的鼻子去兜圈儿了。”
传奇是因为没有追求传奇
年轻的时候,李爽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后来发现,不喜欢名字原来是不喜欢自己。面对人生中无以言说的错误和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