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自星际飞行10项新技术
来自星际飞行10项新技术 在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8年以后,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茨·奥尔德林成功登上了月球。这是至今为止人类所到过的最远距离。
目前的太空飞行技术——化学燃料火箭——无法用于长距离的深空飞行,所以人类未能走得更远。
美国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是迄今速度最快的载人航天器,其最高速度达到了每小时39895千米。即使以这个速度飞行,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统——4光年远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也需要12万年的时间。
如果人类真的想进行深空星际旅行,就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技术。下面就是专家提出的未来星际飞行的10项新技术。这些技术范围广泛,可行性大不相同,有些可能不久就能够实现,有些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01离子推进器
1
常规火箭是通过尾部喷出高速热气体产生推力前进的。离子推进器的工作原理与其相同,但喷的是一束带电粒子或离子。
离子推进器产生的推力较小,但产生相同的推力所需要的燃料要比常规火箭少得多。只要离子推进器能够长期稳定工作,就能把飞行器加速到极高的速度。
目前,一些航天器已使用了离子推进器,例如日本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和欧洲航天局的SMART-1月球探测器,这一技术正在逐步完善。
最有希望成为更远太空旅行飞船推进器的是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SIMR)。与通常采用强电场加速离子的离子推进器不同,VASIMR使用射频发生器(不是像用于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器)把离子加热到100万摄氏度。
VASIMR的工作原理是:在强大的磁场中,离子会以固定的频率旋转,将射频发生器调到这个频率,为离子注入额外的能量,从而大幅度增加推力。VASIMR的初步测试结果相当好。专家认为,如果一切顺利,VASIMR将能够推动载人飞船在39天内到达火星。
可行性:数年后可能实现。
02核聚变动力火箭
2
在火箭上安装一个聚变反应堆,利用核聚变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推动火箭,这就是核聚变动力火箭。大多数核聚变反应堆都是用被称为“托卡马克”的装置来驱动聚变反应的。该装置极为笨重,并不适用于火箭。核聚变动力火箭用惯性约束核聚变。这种设计以高功率能量束(通常是激光)取代磁场,通过剧烈引爆小颗粒燃料引发外层爆炸,进而推动内层物质,触发核聚变。当核聚变反应发生后,磁场会引导所产生的高温离子从火箭尾部喷出,实现核聚变火箭的推进。
20世纪70年代,英国星际学会详细地研究了这一类型的核聚变动力火箭,它们可以在50年内把人类送往另一个星系。美中不足的是,尽管研究人员已经努力了几十年,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可以工作的核聚变反应堆。
可行性:有可能,但最少还要几十年。
03核脉冲推进技术
3
这种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定期扔出核弹推动火箭前进。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曾经于1955年在代号为“猎户座”的项目中认真地研究了核脉冲推进技术,以设计出一种快速的星际旅行方案。即使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DARPA的设计也非常宏伟,它需要建造一个很大的减震器,外加一个用于保护乘客的辐射防护罩。这种方案看起来可行,但它可能会对地球大气层造成严重的辐射。当首批核试验禁令颁布以后,这一计划最终于20世纪60年代被取消。
尽管存在许多担忧,一些科学家仍然在继续提出新的核脉冲推进方案。从理论上来说,一艘由核弹驱动的飞船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1/10,以这样的速度到达最近的星系只需要40年。
可行性:完全有可能实现,但存在风险。
04巴萨德冲压式喷气发动机
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巴萨德提出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概念。它的原理和核聚变动力火箭一样,但不需要携带核燃料,而是电离周围太空中的氢物质,然后用强大的磁场吸收这些氢离子做燃料。
由于星际空间中氢物质很少,该发动机的磁场必须足够大,甚至要延伸到数百乃至数千千米之外,才能获得足够的燃料。如果发射前进行精密的计算,设计出飞船飞行的精确轨道,或许可以不需要巨大的磁场,但到达目标行星的路途会曲折很多。
可行性:存在巨大的技术挑战。
05太阳帆
4
太阳帆依靠太阳光的能量前进,该技术已在真空室中成功测试,在太空轨道上的测试却失败了。2005年,美国行星协会设计的世界第一艘太阳帆飞船“宇宙1号”因为火箭推进器出现故障,发射失败。
尽管在初期出现了各种问题,但是太阳帆仍然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太空技术,至少它可以保证在太阳系内飞行时,得到太阳光最强大的推进力。
可行性:完全有可能,但适应空间有限。
06磁场帆
5
磁场帆是太阳帆的变种。与太阳帆不同的是,磁场帆是由太阳风提供推动力,而不是太阳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简单答案).pdf VIP
-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必修一、四全册导学案.pdf VIP
- 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基础篇1 第五版 配套课件.ppt VIP
-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docx VIP
- 3at断路器-产品介绍.pptx VIP
- 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吉利帝豪EV450)JL450-教学课件2.2 交流充电口异常故障诊断与排除.pdf VIP
-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高中英语课件学好英语的方法.ppt VIP
- 航道工程测量方案.docx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2019期末考试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