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国际比较 :
基于多变量 VA R方法的经验研究
姚益龙 林相立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多变量的 VAR 框架分析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回答了经济发展程度
和教育发展模式的差异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之间关系的疑问。文中样本包括中低收入的
中国 , 中高收入的巴西 , 以及高收入国家的美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 。通过分析本文不仅证实了教
育对各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证实了教育与产出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而且发现了一国经济的发
展程度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正的非线性相关 。
关 键 词 教育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多变量 VAR
一 引言
( )
Schu ltz 1956、1959、196 1 等经济学家早已论证了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 ,但是后来的学者在论证
方法和结论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 。在探索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方面 , Schu ltz之后的学者
( )
基本遵循以下两个思路进行 : 以 D en ison 1962 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继续沿着 Schu ltz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
探索 ,而另外一些学者将信息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的成果应用于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得到了
一些看似批驳了人力资本理论 ,实际上与人力资本理论殊途同归的结论 。尽管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
已被广泛接受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理论疑问:在经济发展程度和教育发展模式存在差异的情
况下 ,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是否存在差别 ? 世界各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方式和程度
是否存在差别 ? 因此 ,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中的表现仍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 )
就相关经验研究而言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M incer 1974 使用基于微观基
础的人力资本收益方程核算了许多国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得出 “受教育年限每增加 1年收益增
( ) (
加 5% ~15% ”的结论 Card, 1999; P sacharopou lo s, 1994 。增长核算方面的研究 Jorgen son et al. , 1987;
Young, 1994、1995) 同样也证明了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 。但是另一方面 ,基于增长方程
(
计量回归的经验研究并没有得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有些学者 M ank iw et al. ,
)
1992; B arro and SalaIM artin , 1995 虽然发现最初的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 ,但并未发现
姚益龙 :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510275 电子信箱 : ln syyl@ zsu. edu. cn 电话 : 020 - 84 111979; 林相立 :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510275
电子信箱 xllin200 1@yahoo. com. cn 电话 : 020 - 34 14520 1。
( )
本文是国家十五教育规划课题 “教育产业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国际比较 ”批准号 : 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孙建波、张志鹏-第三次工业化_铸造跨越_中等收入陷阱_的国家价值链.pdf
- 2012-杨承训、张新宁-科学运用_两期论_把握阶段性特征_兼析_中等收入陷阱_论的非科学性.pdf
- 2012-袁富华-长期增长过程的_结构性加速_与_结构性减速_一种解释.pdf
- 2012-周冰-市场经济和发展道路上的陷阱.pdf
- 2013-杜曙光-中等收入陷阱_经济学基础再发现.pdf
- 2012-汪涛、胡志鹏-中国经济未来十年_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和应对.pdf
- 2013-胡永泰-威胁中国经济的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类型.pdf
- 2013-徐康宁,陈丰龙-经济增长的收入_门槛_效应及其阶段特征_兼评_中等收入陷阱_之说.pdf
- LED视角亮度关系及其对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影响分析-宋新丽.pdf
- LCDITO自动检测系统设计-朱飞虎.pdf
-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pdf
- 教育支出_人力资本形成及对不同产_省略_3SLS回归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_陈晓声.pdf
- 结合GLWT和LBP提取纹理特征的图像分割-詹曙.pdf
- 经济增长的收入_门槛_效应及其阶段特征_兼评_中等收入陷阱_之说_徐康宁.pdf
- 居家养老_理论与实践.pdf
- 基于区域划分的多特征纹理图像分割-赵泉华.pdf
- 经济增长放缓的理论述评——兼论中等收入陷阱.pdf
- 居家养老服务券的实践与思索_兼谈购买服务在社会福利社会化中的意义及其政策价值.pdf
- 居家养老服务使用观念与行为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_基于广州市D区的研究.pdf
- 居家养老服务使用观念与行为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基于广州市D区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