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最后一课》(课件3).pptVIP

2016年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最后一课》(课件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最后一课》(课件3)

最 后 一 课 都 德 作者 都 德 法国作家 时代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1871年,法国战败,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最后一课》反映的就是这一事件。 整 体 感 知 本文是什么文体 小说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韩麦尔先生 小弗朗士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题 反映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按情节发展将课文分成4段 阅读“上学路上” 朗读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朗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我”是谁?是不是作者都德?为什么? “我”是小弗朗士。 不是都德。因为这是小说,人物是虚构的。 这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能给读者真实的感受。 这一段重点写了哪两个场景? 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镇公所布告牌前边,许多人看布告。 这一段中,作者用一句话巧妙地交代了背景,是哪一句? 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如果是一个不高明的作者可能会写: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1871年,法国战败,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 普鲁士是个什么国家? 当时德意志境内一个军事专制的国家,它在普法战争中击败了法国,最后统一了德意志。 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小弗朗士认为“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这反映了小弗朗士什么特点? 幼稚,还不懂事,还没意识到普鲁士军队是侵略者,当然对他们也没有强烈的恨。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根据课本“注释”判断, “最近两年来”指的是哪两年? (“最后一课”发生在哪一年) 从1871年战败开始的两年 大约是1872或1873年。   “坏消息”包括败仗、征发等。 什么叫“征发”? 从这个词你看出了普鲁士占领法国后的什么行为? 征发: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 由此可以看出普鲁士对法国的经济掠夺。 从这一段看, 小弗朗士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幼稚,不太懂事; 贪玩,不爱学习; 但还能管住自己。 阅读“课前”部分 朗读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填表说明“最后一课”的异乎寻常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总”和“偏”可否去掉? “总”说明喧闹的一贯性; “偏”说明安静得异乎寻常。 朗读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这套 漂亮的衣服呢? 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镇上人来上课也是如此。 朗读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 ”。 镇长、邮递员前面加上“从前的”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们现在已被免职,暗示侵略者在这之前已经进行了“政治清洗”。 在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之后,现在进行的是文化侵略。 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作者写郝叟老头有什么意图? 这叫细节描写,使内容具体真切。 带初级读本,说明他不识多少字。这样的老人都来上“最后一课”,更表现法国人民爱国,爱法语的感情。 几句话描写一个代表性人物——作者真是写作的“高手”啊! 作者交代课前情景有什么作用? 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预示着将发生什么重要事件。 阅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