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影响.docVIP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影响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加用综合性康复护理,时间均为8周。 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NOSTE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加用综合性康复护理,时间均为8周。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利用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及心理护理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的调整和放松,减轻患者的焦虑、困惑与恐惧感,及时有效地化解患者的心理危机,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及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护理;②认知干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知识,使患者了解精神疾病的常识以提高其健康知识,改变患者以往不正确的认识,使其认识到长期坚持服药的重要性;③康复训练:逐步开展生活、职业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康复干预训练,让患者尽早接触社会,为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做好准备;④家庭社会的支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家庭社会支持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嘱患者家属及朋友多帮助、关心和体贴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系统。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1.3.1 康复效果的评定[7] 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TE)评定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 1.3.2 生活质量评定[8] 采用GQOLI-74问卷评定躯体、心理、社会和物质等四项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和NOSTE评分的比较 比较两组治疗前BPRS和NOST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NOSTE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t=2.46、2.14、3.29、2.89,P0.05)。治疗8周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上升(t=2.22、2.18、2.14、2.23、2.43、2.40、2.37、2.46,P   总之,综合性康复护理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MCGorry PD, Edwards J,Harrison S,et al. Duration of untrented psychosis in first-episode psychosis: interpreting its influence[J]. Schiz-pphr Res,2005,42(3):162-165. [2] Shapiro DA,Renock S,Arrington E,et al. Aripiprazole,a novel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 with a unique and robust pharmacology[J]. Neuropsychophar macolog,2003,28(8):1400-1411. [3] Saykin AJ,Shtasel DL,Gu rre,et al. Neurop sychological deficits in neuroleotic native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J]. Arch Gen psychiatry,2004,61(3):185-186. [4] Vanden Broek WW,DeLely A,Mulder PG,et al. Effect of anti-depress antmedication resistance on short-term response to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J]. J Clin Psychopharmacol,2004,24(4):400-403. [5] Mueser KT,Bond GR. Psychosocial treatment approaches for schizophrenia[J]. Current Opinionin Psychiatry,2000,13(1):27-35. [6]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第3版. 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75-78. [7] Gerhard WE,Reinhard Vonthein,Ruediger Bode,et a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