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文化生态学审视.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自信的文化生态学审视

第 1期 阅江 学 刊 No. 1 2017年2月 Yuejiang AcademicJournal Feb. 2017 ·专题研究:文化自信与文化生态· 文化自信的文化生态学审视 张天勇 (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315211) 摘要: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充分认知、充分认可和充分信任。 文化生态学认 为文化是环境的产物。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 环境的关系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充分认知),在中 国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充分认可),在解决中国问题中具有本质契合性(充 分信任)。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推 进文化创新是强化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积极面对新的文化矛盾和文化纠结,持 续推进“中”“西”“马”不同文化形态的内在融合、融通;慎重对待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的“应然”和“实然”矛盾;坚持过程思维,点滴积累,久久为功。 关键词: 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生态学;文化矛盾;过程思维 中图分类号: 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分类号: 1674⁃7089(2017)01⁃0027⁃0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标体系研究” (12CKS127) 作者简介: 张天勇,博士,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政 治学理论博士后。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 ① 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真理性方面,代表了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的充分认知;在感情上,意味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充分认可;在解 决未来中国问题中,意味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充分信任。 这种充分认知、充分认 可和充分信任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的环境(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处在 “系统”和“良序”的关系中,反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环境的关系自然也 是分析我们对其认知、认可、信任程度的重要途径,由此,就进入了文化生态学的视域。 作为文化哲学重要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生态学认为,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自 然环境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社会环境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文化间相互影响,具有重要 ①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红旗文稿》,2010年 第 16期,第4页。 27 阅江学刊: 2017年 第 1期 的制约作用;系统性和有序性是良序文化生态的最显著标志,保持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 环境以及与相邻文化的系统性和有序性是文化优化发展的根本。 文化生态学的这些基本 立场和观念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入口。 真正的“‘中国话语’是根植于中国人的存在境况和存在经验的话语,是能够抓住当 ① 下中国根本问题的话语”, 文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与社会环境更是直接相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的社会剧烈变革中形成的,是在解 决中国根本问题的实践中形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吸取了西方文化以及世界上诸多文化的精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植根于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收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中国的地理环境相契合。 中国的地理环境具有广阔、优越、复杂 和相对封闭等特点,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纵深的空间。 “十里不 同天”般的复杂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体多元、极具包容性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 化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