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课件JC整理-第八章 诊法-问诊.ppt

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课件JC整理-第八章 诊法-问诊.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课件JC整理-第八章 诊法-问诊

第三节 问 诊 【目的要求】 1.掌握问诊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2.熟悉主诉的概念及问主诉的意义。 3.熟悉所询问现病史的寒热、出汗、疼痛、饮食口味、大小便、睡眠、耳目等内容的机理及主要临床意义。 4.了解询问既往史、个人生活史 5.了解妇科问诊的内容及意义。 6.了解儿科问诊的内容及意义。 问诊的意义 概说 问诊的方法 问诊的意义 问诊,是指医生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询问,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 病人的一般情况,自觉症状,疾病的演变过程,治疗经过,既往病史等,均须通过问诊才能了解,而问诊所得的病情资料还可为进一步选择其他检查方法提供线索。 问诊的方法 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全面了解,详而不繁;抓住重点,简而不漏。言谈和蔼可亲,通俗易懂,既不能以不良的语言和表情刺激病人,也不可仅凭医生本身的主观臆断去套问或暗示病人。 问诊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根据不同的病情有所侧重。对于妇女和儿童病人,还应根据其生理及病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询问。特别是对于危急病人,可以先作扼要的询问和重点的检查,待抢救转危之后,再对未详之处进行补问。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问诊 二、问现在症状 三、妇科问诊 四、儿科问诊 一、一般问诊 一般情况 主诉 现病史 一般问诊 既往史 个人生活史 家族史 一般情况 内容: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婚否、职业、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发病时间、治疗经过等 意义: 一方面书写较详细的病历,以便在必要时进行查阅,或与病人及家属进行联系、随访,对病人负责 另一方面,则可以了解与病情有关的资料,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和依据。 (一)问主诉 主诉,是指病人就诊时感受最明显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注意: 主诉包涵的症状不宜过多,一般是1~3个。记录主诉的文字也要简洁、明了。 (二)问现病史 现病史是指从疾病的发生到此次就诊时病情演变的全过程,以及对疾病诊治的经过。 首先是询问发病情况,包括发病时的环境与时间,有无明显的发病原因或诱因,是突然发病还是缓慢起病,疾病最初的症状及其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 其次要询问病情的演变过程。按时间顺序了解从起病至就诊时病情演变的主要情况,如哪一阶段有哪些主要表现,症状的性质、程度有何变化。病情有否好转或加重现象,是否有新的病情出现等。 再次是询问病情演变过程中所作过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如曾在何处作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作过何种诊断,诊断的依据是什么;作过哪些治疗,所用何种药物,以及剂量、用法、时间、疗效、有无不良反应等。 (三)问既往史 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是指病人以往的患病情况或健康状况。 1、既往健康情况(体质) 2、既往患病情况(传染病、手术、预防接种、药物及其他物品过敏史等、痼疾与诱因等) (四)问个人生活史 1、生活经历(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地方病和传染病 2、工作性质(脑力或体力劳动的强度、劳动时的体位) 3、精神情志(性格特征、外界精神刺激) 4、饮食起居(饮食偏嗜、起居情况) 5、婚姻生育史(结婚否、结婚年龄、爱人健康情况、女性的月经及生育情况) (五)问家族史 家族史是指病人的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等的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这对于了解病人有无可能发生传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许多传染病的发生,常与生活密切接触有关,某些遗传性疾病,与血缘关系密切。如直系亲属已死亡,应问清楚其死亡的原因与时间。 二、问现在症状 问寒热 问出汗 问疼痛 问饮食口味 问大小便 问睡眠 问耳目 (一)问寒热 1、但寒不热 2、但热不寒 3、恶寒发热 4、寒热往来 1、但寒不热 (1)恶寒:无风自冷,虽加衣被、甚至近火取暖仍觉寒冷。多属感受外邪,正邪交争,腠理密闭,卫阳郁遏而不外达,皮毛失其温煦所致。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是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 (2)恶风:自觉怕风,遇风则冷,避之可缓。由于风性轻扬开泄,易使腠理疏松而微有冷感,故恶风多为风邪外袭所致,并常与出汗同时兼见。在肺卫气虚,肌表不固的内伤病中,也可出现恶风的感觉。 (3)寒战:恶寒且伴有全身发抖,亦叫“寒栗”。其病理变化多为邪正剧烈交争,相持不下,是恶寒的严重表现。 (4)畏寒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