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主要成分超声特性及温度影响的研究 study on effects of main components and temperature on ultrasonic properties in milk.pdfVIP

牛奶中主要成分超声特性及温度影响的研究 study on effects of main components and temperature on ultrasonic properties in milk.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奶中主要成分超声特性及温度影响的研究 study on effects of main components and temperature on ultrasonic properties in milk

66 2007, Vol. 28, No. 06 食品科学 基础研究 牛奶中主要成分超声特性及温度影响的研究 1 1 1 2 彭 丹 徐可欣 尹 新 王 晖 (1.天津大学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2.300072天津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 300072) 摘 要 用超声波测量牛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是基于超声特性参数与溶液组分的关系 这种关系还受到温度 的较大影响 本实验研究了超声波的速度(衰减)与牛奶中主要成分含量以及温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30 50范围内 牛奶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小 衰减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在同一温度下 声速和衰减随 时间无显著改变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牛奶中脂肪和蛋白质与声速(衰减)之间的关系 为完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提供了参考 关键字 声速 衰减 温度 脂肪 蛋白质 1 1 1 2 PENG DanXU Ke-xinYIN XinWANG Hui Abstract 50 收稿日期 2006-08-06 基金项目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03A03) 作者简介 彭丹(1979-)女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超声应用研究 本文首次报道了槲寄生生物碱的抑菌活性 并采 结构 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1, 22(5): 259-262. 用系统分离法分离槲寄生总生物碱 分得五种槲寄生 [4] 生物碱组分 酚性弱碱性生物碱 非酚性弱碱性生物 (Viscum album)[J]. 碱 酚性叔胺性生物碱 非酚性叔胺性生物碱和水溶 Cancer Letters, 1999, 130: 207-213. [5]孙艳秋, 刘珂,王守愚,等.槲寄生的研究进展.中草药, 2000, 31(6): 性生物碱 471-474. 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五种槲寄生生物碱组分对大肠杆 [6]朱晓薇,刘一兵.桑寄生科植物的化学成分与抗肿瘤作用[J].国外 菌的抑菌作用明显 其中非酚性叔胺性生物碱最强 但 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1, 16(4): 142-145. [7] 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 参考文献 [8]李丽,梁再赋,姜弈.槲寄生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J].国外医药: 植物药分册, 2003, 18(1): 12-15. [1]药典编写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 [9]郑晓军,李丽琴,杜秀宝,等.白果槲寄生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J]. 出版社, 2005: 305-306.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1, 16(5): 196-199. [2]王俊,王国基,颜辉,等.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10]吴立军. 天然药物化学[M].4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53-395. 时珍国医国药, 2005, 16(4): 300-303. [11]孙彦.生物分离工程[M].2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94-100, [3]龚祝南,张双全,陈国祥,等.槲寄生类植物抗肿瘤活性蛋白成分的 166-175. 万方数据 基础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