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8》青少年教育丛书.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中国全史 008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七、炎黄传统文化的承前启后——西周 (下) (一)《尚书》和《诗经》中所见周代思想意识 《尚书》也称《书经》,或简称《书》,被列为传统儒家经典之一。“尚” 即 “上”,上代以来之书,故名。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 著作的汇编。 《汉书》说《尚书》取材的时代是“上断于尧,下论于秦”, “上断于尧”未必靠得住,但是象《盘庚》这篇商王文告,可能是商朝的史 官写的,这已经是很古的历史资料了。西汉初所存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 另有祖传汉武帝时在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 《古文尚书》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 《古文尚书》二种。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 书》与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尚书》中与哲学思想有关系的是:《洪范》、 《大诰》、《康诰》、《召诰》、《洛诰》、《无逸》。其中《洪范》篇 ① 的原初就是商末周初的作品 ,其余几篇可以代表周朝的统治者特别是周 公的思想。司马迁在作周史时,便以 《尚书》为主要依据,有的全文收入, 如 《牧誓》、《金縢》等篇,有的收其一半。从记载形式看,《尚书》确有 记言、记事之分,所谓典、谟、训、诰、誓、命等,就是王侯对于臣僚的讲 演、命令、宣言和谈话记录,均属 “记言”之作。“记事”的作品较少,仅 有《金縢》、《顾命》两篇。前者记述周公藏书金縢之匮(铜绳捆束的匣子), 成王开匣取书,看到周公旦的祝辞,了解其忠诚之后大为感动的全过程;后 者叙述了成王临终遗嘱和康王继位登基、朝享诸侯的全过程。记事的篇章在 西周还属少量,这当是一种新兴的文体。 《尚书》中的《洪范》通过武王与箕子的对话,提出了关于“五行”的 观念。 “五”指五物,“行”指运动。“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 种物质元素的运动变化。 《洪范》认为水性润下、火性炎上、木可曲直、金 可变革、土宜生长庄稼。这虽然是从表面现象上去说明五种物质各自的属性, 但是它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由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则是一种解释世界生成 的朴素唯物论观念。对此,我们在上一章的第一节中已做了分析,在这里就 不重复了。 考察神权政治的演变过程,是研究《尚书》内容的重要方面。从《尚书》 的记载来看,神权政治基本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商以前是第一阶段,商以后 是第二阶段。在 《尚书》中,属于商代以前的一共有九篇,其中虞夏四篇, 商代五篇。虞夏四篇显然属于后人的追记或假托,难以据为信史。商代五篇 则基本上是真的,从这五篇的记载来看,可以窥见当时神权政治的大概。“有 夏多罪,天命殛之。” “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尔尚辅予一 人,致天之罚。” (均引《汤誓》)“先王有服,恪谨天命。”“予迓续乃 ① 学术界对于 《洪范》篇的产生年代说法不一。自刘节先生著《洪范疏证》(1928 年)之后,许多学者都 认同 《洪范》为战国作品。当然也有认为是春秋时代的,也有认为是秦汉时代的。刘起釪先生曾著《洪范 成书时代考》一文 (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 年第3 期),经 “思想内容上的”详细考证,又认为“《洪 范》的原本最初当是商代的”。任继愈先生主编的 《中国哲学史》中则认为:《洪范》中所讲的箕子“曾 为殷朝父师,是商奴隶主贵族中的开明分子,曾被纣囚禁。 《洪范》中有些部分是后人的解释,混入正文 的”。根据这些大家的主张,我们姑且认为 《洪范》的雏形“原本”产生于商末周初,只是后人(如春秋 战国等) “混入”一些解释。 命于天。” “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均引 《盘庚》)这里的“天”和“上帝”就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天子是代天行令 的人,所以不但一般人要绝对服从上帝的命令,就是天子也要服从上帝的命 令,他代表上帝来行使征讨和赏罚。要而言之,这就是神权政治的基本内容。 在 《尚书》中,记载了神权政治的第二阶段是从周代统治者对传统的宗 教神学提出修正开始的。这里主要是提出了 “德”与“天”、与“民”、与 “罚”的关系。“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祇祇, 威威,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