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海佃国小乡土语言融入海洋教育教学单元活动设计.DOCVIP

台南海佃国小乡土语言融入海洋教育教学单元活动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南海佃国小乡土语言融入海洋教育教学单元活动设计

台南市 海佃 國小鄉土語言融入海洋教育教學單元活動設計 教學單元名稱 ? 阮 的 故 鄉 阮 的 夢 教學設計者 學校 ?海 佃 國 小 適 用 年 級 五 年 級 姓名 ? 吳 炎 坤 教 學 時 間 總時間 80分鐘 教材來源 自 編 節次 2節 教 學 目 標 1.了解所謂「滄海桑田」,體認環境變化的歷程。 2.藉由了解安南區的由來,了解家鄉的環境變遷與人文特色。 3.探討鹽水溪的形成過程並且認識鹽水溪的自然生態。 4.培養學童對家鄉養殖產業的認同感,與關懷家鄉水資源的情懷。 5.了解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並培養保護環境的觀念及愛鄉、護水的情操。 6.加強聽取教師閩南與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 7.能夠發音流利且順暢的唸出所教之唸謠。 8.能夠發音流利且順暢的說出所教授之俗諺。 9.能深刻養成愛聽臺灣閩南語表達的態度。10.能深刻養成愛用臺灣閩南語的態度。探索的歷程,激發對海洋的熱愛,進而珍惜、善用海洋資源,維護保育海洋生態,涵養人與海洋和諧共處的價值觀2-1-6建立聽取閩南語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的基本能力2-2-1?了解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人文環境歷史變遷3-3-4發現臺灣海洋環境的特色,瞭解其海洋環境與人文歷史 【閩南語】 2-1-6建立聽取閩南語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的基本能力3-2-11具有運用閩南語,發音流利而熟練的能力2-2-1?了解居住城鎮的人文環境歷史變遷3-2-1認識家鄉或鄰近的水域環境變遷 【海洋教育】 5-2-6關懷河流或海洋生物與環境,養成愛護生物、尊重生命、珍惜自然的態度 【閩南語】 2-1-6建立聽取閩南語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的基本能力5-2-6關懷河流或海洋生物與環境,養成愛護生物、尊重生命、珍惜自然的態度 【閩南語】 2-1-6建立聽取閩南語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的基本能力3-2-12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5-2-6關懷河流或海洋生物與環境,養成愛護生物、尊重生命、珍惜自然的態度 【閩南語】 2-1-6建立聽取閩南語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的基本能力5-2-6關懷河流或海洋生物與環境,養成愛護生物、尊重生命、珍惜自然的態度 【閩南語】 2-1-6建立聽取閩南語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的基本能力5-4-7瞭解人工養殖的現況,並積極維護環境。 【閩南語】 2-2-8加強建立聽取教師閩南語教學語言、教學內容的能力。2-1-3能聽懂閩南語日常生活的簡短語句3-2-11具有運用閩南語,發音流利而熟練的能力5-3-8探討河流或海洋生態保育與生活的關係 【閩南語】 3-2-11具有運用閩南語,發音流利而熟練的能力5-3-8探討河流或海洋生態保育與生活的關係。 【海洋教育】 5-2-6關懷河流或海洋生物與環境,養成愛護生物、尊重生命、珍惜自然的態度 【閩南語】 3-2-12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 (1)早期的安南區:道光三年(1823)以前的台江內海時期。 十七世紀初,府城西部外海有一系列沙洲,由北到南是:加佬灣〈海翁線〉、隙仔嶼、北線尾、鯤身嶼,與內陸環抱的海面,稱為「台江內海」。北到蕭壟、南至赤崁部落,約南北長20公里、東西長7公里。 (2)中期的安南區:道光三年(1823)以後至民國34年(1945)的漸漸變成陸埔時期。 a.道光三年(1823)七月的一場暴風雨,導致曾文溪下游山洪爆發而改道,並使昔日汪洋浩瀚的台江漸漸填為陸埔。 b.此時期安南區東半部的土地漸有移民拓墾,因而形成聚落,然後漸漸形成傳統的村莊。 c.當聚落初形成時是搭草寮,有13個,俗稱為「安南十三寮」,後來再增為「安南十六寮」,亦稱為「台江十六寮」 (3)近期的安南區:民國34年以後到現在的發展繁榮時期。 民國35年,台南縣安順鄉奉令劃歸台南市管轄,取安順的「安」與台南的「南」,合稱為安南區,成為台南市的第七個行政區(現已調整為六區,因民國92年中區和西區合併稱為中西區),也是面積最大的一個行政區。 3.學習台語唸謠<台江十六寮> 安身立命起草寮、地號出名十六寮、中洲五塊公親寮、和順南路陳卿寮、總理前衙溪頂寮、草湖布袋嘴新寮、總兵鎮守總頭寮、學甲溪南溪心寮、鹽田官衙本淵寮、大道公廟海尾寮。 (二)觀察台南市行政區域圖,了解安南區和各區的名稱與相對位置。 (三)介紹靠近安南區的溪水分布的情形與最靠近學校的主要溪流--鹽水溪。 1.學校的位置--安南區 2.學校大門面對的溪流--鹽水溪 海佃校歌 曦日東昇,青山如黛,紅樹林梢 鳥飛翔。 鹽水溪畔,台江之陽,紅樓碧樹 書飄香。 春風化雨,師恩浩瀚,絃歌不輟,意氣飛揚。 巧手蕙心,語笑嫣然,文質彬彬,氣宇軒昂。 海佃兒童,活潑健康,新時代的希望。 海佃兒童,精緻卓越,新世紀的榮光。 3.鹽水溪的發展歷史 早期稱為新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