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坪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不同台阶高度对比.doc

天池坪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不同台阶高度对比.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池坪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不同台阶高度对比

天池坪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不同台阶高度对比 新建兰渝铁路毛羽山隧道出口段,以炭质板岩为主,薄片-薄层状,岩质极软,节理极发育。同时处于高地应力区,渗水量较大。支护后变形速率快,围岩变形大。受变形影响,初支混凝土开裂、剥落,钢拱架发生扭曲、变形。 实际施工情况中,针对特殊围岩采取七步开挖法施工,但是实际七步开挖中采用台阶高度与标准七步开挖法存在差异。现针对以上情况采用MIDAS-GTS软件对上台阶高度为3.0m、3.5m、4.4m的三种工况进行比较。 用MIDAS-GTS软件,建立80m×80m的三种二维隧道开挖模型,具体开挖如下图所示。考虑自重地应力作用(模型上边界荷载q=ρgh,在本模型中h =360 m),考虑地应力释放系数,即对开挖每个部分开挖时释放60%,施做衬砌时释放20%,下一工序再释放10%。 围岩参数:密度ρ=2000 kg,弹性模量E =0.9 GPa,粘聚力C=0.2 MPa,内摩擦角θ=25°,泊松比γ=0.37,侧压力系数K0 =1.5; 衬砌参数:密度ρ=2500 kg,弹性模量E =29 GPa,粘聚力C=2.5 MPa,内摩擦角θ=45°,泊松比γ=0.2。围岩和衬砌都选用摩尔-库仑材料本构关系。 在模拟过程中将钢拱架的弹模和混凝土弹模折合到一起得到衬砌材料的弹模E。 3.0m高度开挖图 3.5m高度开挖图 4.4m高度开挖图 一.围岩收敛情况对比 3.0m开挖竖向位移 3.5m开挖竖向位移 4.4m开挖竖向位移 3.0m开挖水平位移 3.5m开挖水平位移 4.4m开挖水平位移 三种工况主要部位位移 单位:cm 部位 工况 拱顶 左侧拱腰 右侧拱腰 左侧拱脚 右侧拱脚 竖直 竖直 水平 竖直 水平 竖直 水平 竖直 水平 3.0m开挖 -101.1 -66.4 36.3 -74.7 -38.7 -47.4 -59.5 -50.5 -64.6 3.5m开挖 -98.3 -69.6 36.6 -75.8 -38.5 -50.4 60.9 -55.2 -67.3 4.4m开挖 -104.7 -85.6 47.1 -88.8 -46.8 -48.1 71.2 -49.5 -79.2 从以上位移云图发现,采用3.5m高度开挖最大竖向位移值最小,4.4m高度开挖最大竖向位移值最大;同时采用4.4m开挖最大水平位移值最大,3.5m开挖次之但与3.0m相差不大。由主要部位位移表对比发现,3.0m开挖与3.5m开挖的位移差别不大,但是位移最大值(拱顶沉降)却是3.5m开挖法最小。综合以上比较发现,采用3.5m高度开挖更有利于控制围岩收敛。 二.衬砌应力对比 3.0m开挖衬砌应力 3.5m开挖衬砌应力 4.4m开挖衬砌应力 三种工况衬砌主要部位应力 单位:MPa 部位 工 况 拱顶 左侧拱腰 右侧拱腰 左侧拱脚 右侧拱脚 3.0m开挖 -25.18 -23.44 -24.70 -22.42 -23.81 3.5m开挖 -24.80 -24.19 -23.25 -22.45 -22.44 4.4m开挖 -23.65 -23.63 -24.44 -24.22 -25.21 通过以上衬砌最大主应力值的对比发现,采用3.5m高度开挖衬砌拱顶所受的应力居中,4.4m开挖应力最小。但是在左、右侧拱脚部位却出现较大的应力值。综合对比3.5m开挖法较为有利。 三. 围岩塑性应变对比 3.0m开挖结束后围岩塑性区分布 3.5m开挖结束后围岩塑性区分布 4.4m开挖结束后围岩塑性区分布 围岩塑性区主要部位分布 单位:m 部位 工 况 拱顶 左侧拱脚 右侧拱脚 3.0m开挖 6.85 4.07 4.66 3.5m开挖 6.70 4.06 4.59 4.4m开挖 7.22 4.18 4.57 由以上围岩塑性区云图的塑性应变值对比发现,3.5m开挖的塑性应变值最小,同时该方法的围岩塑性区的分布范围也是最小,也就是说这种开挖方法最为有利。 四.结论 通过隧道围岩的变形,衬砌的受力,以及围岩塑性区范围的分布等主要方面对三种工况作出分析对比,采用3.5m高度开挖法最为有利,建议采用此种开挖法施工。 1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