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先生-纳什是博弈论的创始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什是博弈论的创始人? 2015-06-06 赛先生 http://chuansong.me/n/1431668 王飞跃 编者按 诺奖得主、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前不久因车祸去世,各种消息中,有不少 媒体和知名人士称其为“博弈论创始人” 。对此,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王飞跃撰 文指出,这是极不准确的信息,“相信纳什本人也会极力澄清” 。除此,与纳什相 关的误解或误读,可能还包括广为流传的“纳什均衡”和“美丽心灵(Beautiful Mind)”的翻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到八十年代末,因智能控制的相关研究,我曾十分崇拜纳 什,这连我的许多学生都知道。所以纳什不幸因车祸去世后,一位在美任教的前 学生立即给我发来了这条不幸的消息,还有纽约时报的长篇报道。 紧接着就看到微信上飞来的各种消息和讨论,让我吃惊的是大家几乎不约而 同的冠与纳什的一项桂冠:“博弈论的创始人” ,就连百度网页的搜索头条也声称 “博弈论 创始人纳什” ,说是源自《京华时报》,被《凤凰资讯》转载。更让我 吃惊的是,自己从事博弈论研究的学生和一些同事也没异议,一起转来传去!如 此明目张胆堂 而皇之地大肆宣扬Anti-Knowlege (反知识)或不实信息,让人莫 名其妙,让真正、也是公认、更几乎是业内人士的常识,博弈论的创始人冯•诺 伊曼情何以堪?要知道,相当程度上,冯•诺伊曼成就了纳什。纳什与创始博弈 论唯一相关的就是,冯•诺伊曼创立博弈论那年,恰是纳什出生之时。所以,准 确的说法应是,纳什是博弈论创始之年出生的人,不是创始人,或许对某些人可 近似简称为“纳什是博弈论的创始人” 。 读过让纳什成名的那篇博弈论文的人都知道,此文就引用了两篇文献,第一 篇就是冯•诺伊曼与摩根斯坦合著的、发表于 1944 年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 书,这是公认的里程碑工作,开启了经济学中博弈论的研究。第二篇才是纳什自 己关于多人博弈的平衡点研究,据称最初被诺伊曼说成不过是又一个不动点定理 而己。个人认为,纳什的贡献就在于提出了纳什平衡,推动了非合作博弈的研究。 当时他对经济上的应用根本不放心上,Trade 问题的背景还曾使他耿耿于怀。这 也是为何为了他的经济诺贝尔奖,有人奋斗了许多年,或许是因为如果纳什不拿 此奖,其他研究博弈论的人也不好意思拿此奖的缘故吧?总之,纳什最终还是幸 运的、应得的、Deserve it 。但说纳什是博弈论的创始人,他若有知,相信也会从 天堂奔回来澄清的。 在纳什因出车祸不幸离世的消息中,我认为我们最应关注的是他与太太是在 获得号称数学之“诺贝尔奖”的阿贝尔奖后,参加完仪式回来的路上,从机场回家, 因出租车司机“失控(Lost Control)” , 夫妇双双飞出车外而当场致命。这一令 人悲伤的事实,一是如警察事故报告所言指的:一定要用安全带,就是坐在车后 也一定要系上,这样做可以拯救你的生命。涉 事的二位司机都无生命危险,就 是因为都系了安全带。如果更多的人因此事件注意系安全带,也是夫妻二人对于 世人的最后爱心奉献。二是纳什如生活在中国,获此 奖归来,双双又过八十, 岂由得自己“打的” 回家,所在大学的校长非因此辞职不可!万一不巧出事时正在 打高尔夫或宴请宾客,我们网民手指一动,微博、微信就 会让校长“死”无葬身 之地,或许“人肉搜索”的水军还会挖出点“财色”之品陪葬。个人认为,在当今的 中国,于人于事于社会,这才是此事件的真正伟大之处、 真正价值所在,希望 深思慎思之。 英年早逝的天才数学家阿贝尔,交换群和椭圆函数论的创始人,也是年少时 崇拜的学人之一。因在非线性偏微和几何分析的数学成就而得到阿贝尔奖,相信 对纳什也是 意义非凡、极其重要。要知道,当年纳什就是因为相关的研究,希 望有所突破解决相应的希尔伯特问题(其中的黎曼问题?记不清了)可获Fields Medal ,可惜,意大利的一位“无名小子”横空出世、捷足先登,使纳什因年龄的 原因再无获奖希望,这是导致他精神失常的最大因素之一!如今的阿贝尔奖加上 20 年前的诺贝尔奖,已经超额完成了他的希望,更报了当年Fields Medal 奖的“一 箭之仇” ,望纳什在天之灵,再无遗憾。人类对他曾经不公,但最终,特别是中 国人,对他太公平太慷慨了。 三十年前,我做博士论文研究之时,曾在智能控制的协调理论中引入机器学 习和博弈论,主要是合作、非合作的Nash 和领导追随的Stackelberg 博弈策略。 导师介绍我认识了研究类似问题,刚刚毕业的Tsitsiklis ,这个John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