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凝结和沸腾换热2.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凝结和沸腾换热2

6-2-2 气泡动力学简介 6-2-3 大容器沸腾--饱和沸腾曲线 * §6-2 沸腾换热现象 定义:当液体与高于其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液体被加热汽化而产生大量汽泡的现象称为沸腾。 分类:沸腾有多种形式。如果液体的主体温度低于饱和温度,汽泡在固体壁面上 生成、长大,脱离壁面后又会在液体中凝结消失,这样的沸腾称为过冷沸腾;若液体的主体温度达到或超过饱和温度,汽泡脱离壁面后会在液体中继续长大,直至冲出液体表面,这样的沸腾称为饱和沸腾。如果液体具有自由表面,不存在外力作用下的整体运动,这样的沸腾又称为大容器沸腾(或池沸腾);如果液体沸腾时处于强迫对流运动状态,则称之为强迫对流沸腾,如大型锅炉和制冷机蒸发器的管内沸腾。 沸腾换热实例 锅炉中水变水蒸气的过程 冷库中液态氨变为氨蒸汽的过程 炼油厂中重(原)油的汽化沸腾蒸馏过程 a 大容器沸腾(池内沸腾):加热壁面沉浸在具有自由表面的液体中所发生的沸腾; b 强制对流沸腾:强制对流+沸腾 加热表面 Heated Surface Liquid flow Bubble flow Slug flow Annular flow Mist flow 不管哪种沸腾传热,在液体内部均产生气泡。因此了解沸腾传热必先了解气泡在沸腾过程中的行为,即气泡动力学。 1.气泡的成长过程 实验表明,沸腾只发生在加热面的某些点,而不是整个加热面,这些产生气泡的点称为汽化核心,一般认为,壁面的凹穴和裂缝易残留气体,是最好的汽化核心。 ? ? ? 2.气泡存在的条件 气泡半径R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克拉贝龙方程)才能存在: 可见,随过热度(tw-ts)增加,Rmin减少,于是在同一加热面上R?Rmin的凹坑数将增多,即汽化核心数增加,产生气泡的密度增加。换热得到增强。 通过对水在一个大气压下的大容器饱和沸腾换热过程的实验观察,可以画出如下图所示的曲线,称为饱和沸腾曲线。曲线的横坐标为沸腾温差 ,或称为加热面的过热度;纵坐标为热流密度 。该图表征了大容器饱和沸腾的全部过程,共包括4个不同换热规律阶段:自然对流、核态沸腾、过渡沸腾和稳定膜态沸腾, a.自然对流 当沸腾温差 比较小时(一般5℃)(图中AB段),加热面上只有少量汽泡产生,并且不脱离壁面,看不到明显的沸腾现象,热量传递主要靠液体的自然对流传递,因此可近似地按自然对流换热计算。 b.核态沸腾 如果沸腾温差 继续增加,加热面上产生的汽泡将迅速增多,并逐渐长大,直到在浮升力的作用下脱离加热面,进入液体。这时的液体已达到饱和,并具有一定的过热度,因此汽泡在穿过液体时会继续被加热并长大,直至冲出液体表面而进入气相空间。由于加热面处液体的大量汽化以及液体被汽泡剧烈地扰动,换热非常强烈,热流密度q 随⊿ t 迅速增加,直至出现峰值qmax (图中C点)。从B到C这一阶段的沸腾状态被称为核态沸腾(或泡态沸腾)。 其汽泡的生成、长大及运动对换热起决定作用。核态沸腾的温差小(5℃?t50℃)、换热强,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 c. 临界点的沸腾 当壁面过热度达到某一程度时,出现气泡来不及脱离加热面而连成不稳定的气膜,即从核态沸腾开始向膜态沸腾过渡。这时出现了临界点,其热流密度称为临界热负荷qc,也就是图中的qmax。 d.过渡沸腾 从C点继续提高沸腾温差 ⊿ t(50℃) ,则热流密度 q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迅速降低至一极小值qmin (图中D点)。这是由于产生的汽泡过多且连在一起形成了汽膜,覆盖在加热面上不易脱离,使换热条件恶化所致。这时的汽膜不断破裂成大汽泡脱离壁面,其换热状态是不稳定的。从C到D这一阶段称为过渡沸腾。 e.稳定膜态沸腾 在D点之后,随着温差 ⊿ t的继续提高,加热面上开始形成一层稳定的汽膜,此时的汽化在汽液界面上进行,热量除了以导热和对流的方式从加热面通过汽膜传到汽液界面外,热辐射传热方式的作用也随着 温差的增加而加大,因此热流密度q也随之增大。从D点以后的沸腾换热状态称为膜态沸腾。 两点说明: (1)上述热流密度的峰值qmax 称为临界热流密度,亦称烧毁点,在现实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用电加热器加热水,则一旦热流密度达到并超过峰值 ,工况将非常迅速地由C点沿虚线跳到膜态沸腾线上的E点,壁面温度会急剧升高到1000℃以上,导致加热面因温度过高而烧毁。一般用核态沸腾转折点DNB作为监视接近qmax的警戒。这一点对热流密度可控和温度可控的两种情况都非常重要。 (2)对稳定膜态沸腾,由于热量传递必须穿过热阻较大的汽膜,所以换热系数比凝结小得多。 §6-2-4 沸腾换热计算式 1 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 影响核态沸腾的因素主要是过热度和汽化核心数,而汽化核心数受表面材料、表面状况、压力等因素的支配,所以沸腾换热的情况液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