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3-4房颤幻灯片
心房颤动的治疗 大庆油田总医院 王丽娜 房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 房颤的患病率和发生率: ——普通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4-1%,但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在年龄大于80岁的老年人中可增至8% ——在年龄40岁的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每年0.1% ,80岁的女性中为1.5%,男性则为2%。 房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 房颤的预后:房颤与全因死亡、心力衰竭(HF)及中风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在大型HF研究中(COMET,Val-HeFT),房颤是心衰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为5%,是没有房颤人群的2-7倍;而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较非瓣膜病房颤中风的风险还要高5倍 房颤的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房颤的预后 Relative risk of stroke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F)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out AF. Source data from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Am Heart J 1983; 106:389–96,the Regional Heart Study and the Whitehall study and the Manitoba study .Am J Med 1995;98:476–84).33 中国自然人群房颤患病率 不同年龄组AF患病率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卫生部基金 2001 按0. 6%的人群发病率,我国13亿人口中估计有 800万房颤患者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心房颤动流行病学 2006年ACC/AHA / ESC房颤指南 ACC/AHA/ESC组成的编写委员会共同完成。 与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和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合作。 由3个学会及其下属分会的心血管专家组成的起草委员会 新指南是在2001年ACC/AHA/ESC制定的房颤治疗指南的基础上修订的 搜索相关文献:公共出版关于人类的研究,文字为英语,时间为2001-2006。 分级采用指南通行的做法 2006年ACC/AHA / ESC房颤指南 本指南与2001指南相比的主要变化 本指南是根据2001年以来,几个比较房颤节律控制与心率控制长期预后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在原指南的基础上修订而来 在对房颤及其致病因素的分析识别的基础上,首先控制心率,并防止血栓栓塞,而后选择合适的病人纠正心律失常,并维持窦性心律 在导管基础上的消融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为指南增加了新的内容 与原指南相比,本指南中很多推荐的级别较高 房颤的分类 病生理机制—对心肌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病生理机制—血栓栓塞 缺血性中风与体循环动脉栓塞一般是由于左房(LA)血栓栓塞造成的 然而其发病原因有其复杂性 房颤的患者发生中风,有25%由于本身的脑血管病、心脏其他部位的血栓或是主动脉近端的粥样硬化病变 病生理机制—血栓栓塞 血栓形成的病生理机制: 房颤患者左房耳(LAA)的血流减慢、停滞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且是致残性缺血性中风的栓子来源。 经食道超声(TEE)是检测LAA功能及血栓形成较敏感而特异的方法。在房颤转复为窦律时,TEE可见LAA血流速度减慢,后者与房颤时LA的机械收缩功能丧失有关。 房颤转复后仍存在LAA顿抑,与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增加有关;转复当时最为显著,一般在几天内收缩功能逐渐改善,但有时也可达3-4周。因此临床上的栓塞事件80%发生在头3天,几乎所有均在10天之内。 房颤的治疗原则 AF治疗的目的 控制心率 预防血栓栓塞 控制节律 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选择 室率控制,主要是药物,非药物治疗手段有限 在节律控制方面,药物是第一选择,LA消融则是二线治疗,多用于孤立性AF。手术治疗AF仅用于个别病人,多与其他心脏手术同时进行 不管使用什么方法,抗凝的选择应针对中风的风险评估,而非窦律的维持 控制室率 室率控制还是节律控制:临床试验 AFFIRM试验 AFFIRM试验结果 2005AHA心肺复苏指南关于急性心房颤动的建议 处理应集中于心室率的控制(室率控制)或转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房颤(节律控制) 房颤时的室率控制 标准: 休息时在60~80次/分 中度活动后90~115次/分 途径: 药物:抑制房室结内传导和延长其不应期以减慢 心室率、缓解症状和改善血流动力学 非药物:调节房室结传导的起搏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高考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1《世界分区-非洲和埃及》.ppt
- 频谱心电图课件.ppt
- !手持式万用表使用课件.ppt
- 2010高血压指南讲座---从指南到实践.ppt
- 2011.5培训.ppt
- (12-07-15驾驶员夏季安全培训注意事项)课件.ppt
-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临床解读 喀什ICU.ppt
- (三)自荐材料编写.ppt
- (11.11.17)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常见问题解答课件.ppt
- 20110812发票知识培训.ppt
- 2010中国的急性心衰诊疗指南yxb.ppt
- 2010 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ppt
- 2010M2U3 dictation ,using language & writing课件.ppt
- 2.2房间布局与联系.ppt
- 2013高考二轮复习世界地理 撒哈拉以南非洲.ppt
- 2010学年度(下)开学第一课——学法指导主题班会幻灯片.ppt
- 2010届高考语文课复习《语句》专题系列课件07《语病修改.ppt
- 2010年山东省优质课评选:第10课《鸦片战争》课件2(新人教必修―).ppt
- 20100420_万科深圳区域室内精装修范例课件.ppt
- 2010年交通安全基本知识培训(珍爱生命平安出行20100830).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