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纲(教案)修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爬行纲(教案)修改

* * 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现存3750种,隶属16科。 三、蜥蜴目(Lacertiformes) 多数种类四肢发达,少数种类四肢退化或缺失。 体一般披鳞、细长。 有肩带及胸骨。 ♂具成对交配器。 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或穴居种类。 主要特征 * * 变色龙(避役科) * * 又名蛤蚧,为著名中药材,头及背部被粒鳞。 大壁虎Gekko gekko (壁虎科) * * 丽纹石龙子(石龙子科) * * 颈部不明显,四肢消失,带骨及胸骨退化。 无活动性眼睑、瞬膜和泪腺, 缺乏鼓膜,鼓室萎缩,耳咽管也消失。 除寰椎和尾椎外,其余椎骨上都附有可动的肋骨,是蛇类向前爬行的主要支持器官, 成对内脏器官因受体形的影响,变换成前后交错的位置,或只保留一侧器官。 穴居,腹部贴地爬行。 四、蛇目(Serpentiformes) 特化为穴居的一个类群。现存3200种,隶属13科。 * * 蟒蛇(Python molurus) (蟒蛇科) * * 蝮蛇(Gloydius brevicaudus) (蝰科) * * 蝮蛇的攻击行为 * * 尖吻蝮(五步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 (蝰科) * * 银环蛇(Bungarus fasciatus) (眼镜蛇科) * * 响尾蛇(蝰蛇科响尾蛇亚科) * * 海蛇(海蛇科) * * 体被大型坚甲, 心脏有两个完全隔开的心室, 有发达的次生腭,槽生齿, 有胸骨和腹膜肋, ♂具单个交接器。 四肢健壮,趾间具蹼。 水栖。 五、鳄目(Crocodiliformes) 爬行类中最高等的类群,全世界共3科22种。 主要特征 *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吻短而钝,小型鳄类。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 * * 短吻鳄:Alligator 长吻鳄:Crocodile 短吻鳄 * * 分布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大型淡水鳄类 马来鳄(Tomistoma schlegelii) * * 尼罗河鳄(Crocodylus niloticus) 为淡水鳄鱼,生活在湖泊和河流里。 * * 爬行纲分类 爬行纲各目特征比较 体型 皮肤衍生物 泄殖腔孔 特征 喙头目 蜥蜴型 背中线一列棘状鳞片 横裂 头前端呈鸟喙状 龟鳖目 龟鳖型 甲板,角质鳞片 纵裂 胸廓不能活动 蜥蜴目 蜥蜴型 角质鳞片 横裂 尾易断、易再生 蛇目 蛇 型 角质鳞片 横裂 四肢退化 鳄 目 蜥蜴型 方形角质鳞片 纵裂 皮肤皮革质 * * 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距今约6500万年)是爬行类最繁盛的时代,种类多,分布广。随后绝灭。 第五节 爬行纲起源和适应辐射 从石炭纪(2.86亿至3.6亿年前 )末期, 起源于古两栖类(坚头类) , 已知最原始的爬行类是杯龙类(西蒙龙是其中的一种)。 西蒙龙是介于两栖类和爬行类之间的中间类型。但西蒙龙出现的时期较晚,而早在石炭纪末(距今三亿年前)就已有了爬行类,所以,爬行类的祖先应从更古老的石炭纪的杯龙类中去探索。 * * 古两栖类(坚头类) 爬行类的起源路径 杯龙类 爬行类 * * 1、名词解释:羊膜;羊膜卵;颞窝;胸廓;胸式呼吸;次生腭;红外线感受器;犁鼻器 作 业 2、论述羊膜卵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3、爬行类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主要成功地解决了哪几个问题? 4、简述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以及毒蛇的防治原则。 * * 毒蛇咬伤的症状 * * 5 具发达的口腔腺:能润湿食物,帮助吞咽 * * 6 消化道比两栖类更加分化 在大小肠交界处有盲肠雏形(脊椎动物首次出现,与消化植物纤维有关); 大肠和泄殖腔均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 * * 有次生腭,有利于进食时呼吸。 口腔腺发达,包括腭腺、唇腺、舌腺和舌下腺,能分泌腺液帮助湿润食物或其他用途。 毒腺是口腔腺的特化。毒牙着生于上颌骨上,毒腺导管通到毒牙沟或管内。 肌肉质舌发达,形态多样,多功能适应。蛇舌的不停吞吐,具嗅觉作用。 牙齿有多种形式。大多数种类为同型齿,只有鳄类和少数蜥蜴类有初步分化为异型齿的趋势。 消化管分化明显,大肠和泄殖腔具有重吸收水分功能,草食性种类有盲肠,如陆生龟类。 7 消化系统特点 * * 以肺呼吸为主。 (六)呼吸系统 1 呼吸器官类型 肺 咽壁 泄殖腔两侧的副膀胱 呼吸器官类型 * * 蛙类的肺 2 爬行类肺结构 爬行类的肺 爬行类具有海绵状的囊状肺,但肺泡的数目与交换面积大大增加。 * * 蛇类仅右侧肺发达,左侧肺退化。 3 蛇类肺特化 *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