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和控制方法
浅谈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和控制方法 摘 要:水准测量是确定公路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是高程测量中精度较高且常用的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误差允许范围内的精度由于仪器和人为的影响而不容易控制,而且易出现隐蔽性错误,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基础资料是错误的,从而水准点高程不正确,直接影响纵断面的设计与施工。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参考大量资料,对水准测量的误差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勉。
关键词:水准测量高程误差 水准仪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准测量的误差,按其来源可分为3类: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影响产生的误差。
1 仪器误差
1.1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
成因:仪器在测量前经过校正,仍会存在残余误差,在使用时间过长或受到震动后,使得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而产生一定夹角。即使在水准气泡居中时,视准轴也不会水平,结果在水准尺上引起了读数误差,该误差与视距的大小成正比。
预控措施:观测时可通过中间法(前后视距相等)和距离补偿法前视距离和等于后与距离总和)消除。针对中间法在实际过程中的控制,立尺人是关键,通过应用普通皮尺测距离,之后立尺,简单易行。而距离补偿法不仅繁琐,而且不容易掌握。
1.2 水准尺的误差
成因:水准尺的误差,包括尺长误差(尺的长度不准确)、刻划误差(尺上分划不均匀)和零点误差(尺的零刻划位置不准确)。作业前应对水准尺进行检验,对尺长误差和分划误差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尺应停止使用。
控制措施:对于较精密的水准测量,一般应选用尺长误差和刻划误差小的标尺。尺的零误差的影响,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在一个水准测段内,两根水准尺交替轮换使用(在本测段用作后视尺,下测段则用作前视尺),并把测段站数布设成偶数,即在高差中相互抵消。同时可以减弱刻划误差和尺长误差的影响。
2.1 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
通常,我们在水准仪精平时进行读数,而忽略了在读数时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同时由于观测方式的影响,导致读数的误差。如果采用灵敏度高且装有符合水准器的仪器,在读数前后调整气泡居中,则该误差会大为减少,且对视线长度加以限制,与中间法一致,此误差可以消除。
2.2 估读水准尺的误差
由于观测者视力的不同以及受望远镜的放大倍数V和观测距离D的影响,造成读数的误差。试验证明,要保证估读至mm的精度,则十字丝与标尺cm分划的影像宽度需要满足1∶10的关系。眼睛的分辨能力一般为60”,十字丝影像宽度经放大后在人的明视距离上约为0.1 mm。按上述比例关系,标尺cm的分划的影像宽度应不小于1 mm,这就要求在75 m的距离内,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不得小于30倍。故保证估读精度的前提是,视线的长度和望远镜的放大率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望远镜在标尺上读数误差,可用下式计算:
Mv=±60”*D/(vρ”)”=±60”*75000/(30*206265”)=0.7 mm
计算表明,放大率为30倍,视线长在75 m至80 m的范围内,可保证估读1 mm的精度。
2.3 水准尺倾斜的误差
水准尺如果是向视线的左右倾斜,观测时通过望远镜十字丝很容易察觉而纠正。但是,如果水准尺的倾斜方向与视线方向一致,则不易察觉。尺子倾斜总是使尺上读数增大。它对读数的影响与尺的倾斜角和尺上读数的大小(即视线距地面的高度)有关。尺的倾斜角越大,对读数的影响就越大;尺上读数越大,对读数的影响就越大。在水准测量中,立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定要认真立尺,使尺处于铅垂位置。尺上有圆水准的应使气泡居中。必要时可用摇尺法,既读数时尺底置于点上,尺的上部在视线方向前后慢慢摇动,读取最小的读书。当地面坡度较大时,尤其应注意将尺子扶直,并应限制尺的最大读书。最重要的是在转点位置。
3 外界条件和下沉的影响
3.1 地球曲率的影响
由于地球曲率的缘故,在同一水准面上的两个点其高差并不为零,由此产生的读数影响c的计算如下:
C=D2/2R
其中,D:两点之间的距离;
R:地球的半径。
如果将仪器置于前后视尺中间大致等距离处,利用等距等影响的原则,使测站高差计算中自动消除曲率对前后视读数的影响。
3.2 大气折光的影响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一般是上疏下密,但在距地面1.5 m以内的某些局部地区,由于受到地面辐射热的缘故,空气密度也会发生下疏上密的现象。当视线通过不同密度的大气层时,就会连续发生折射而呈现弯曲状。这种现象为大气折光。
在平坦地区,当视线离地面1.5 m以上时,视线将发生向下弯曲,使水准尺读数减小ν,ν约等于地球曲率影响的1/7。
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亦可用前、后视距相等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信道编码检错纠错原理和方法.doc
- 浅谈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作用.doc
- 浅谈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发展趋向.doc
- 浅谈公安执法中人权保障问题.doc
- 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doc
- 浅谈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对策.doc
- 浅谈公路收费权价格评估收益法.doc
- 浅谈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对策.doc
-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doc
-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