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浇梁满堂支架设计计算
现浇梁满堂支架设计计算
一、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取最不得荷载位置进行验算,计算宽度取0.3m。面板所受荷载有: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倾倒和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计算荷载取箱梁实体混凝土计算。
1. 面板荷载计算
1.1恒荷载计算
1.1.1钢筋混凝土自重
q11=Q2V=26×1.6×0.3=12.48kN/m
式中:Q2—混凝土自重标准值按26KN/m3计;
V—每米钢筋混凝土梁体积;
1.1.2模板自重:q12=8×0.015×0.3=0.036kN/m
1.1.3恒荷载:q1=q11+q12=12.516kN/m
1.2活荷载计算
q2=(Q3+Q4)×b=(2.5+2)×0.3=1.35kN/m
式中:Q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取2.5KN/m2;
Q4—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取2.0 KN/m2;
b—面板计算宽度。
1.3面板荷载设计值:q=1.2q1+1.4q2=16.909kN/m。
2.面板计算
2.1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简图
2.1.1 抗弯强度计算:σw = M/W f
式中:σw—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面板的最大弯距(KN.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1/6×bh2=30×1.52/6=11.25cm3;
弯矩图
M=0.1ql2=0.1×16.909×0.32=0.152KN.m
式中:q—模板荷载设计值(kN/m),
l—面板跨度,即横梁间距。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σw = 0. 152×106/(11.25×103)=13.511N/mm2;
截面抗弯强度允许设计值 f=10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σw f,满足要求!
2.1.2抗剪强度计算
剪力图
τ=3Q/2bh[τ]
式中: Q—面板最大剪力, Q=0.6ql=0.6×16.909×0.3=3.044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τ=3×3044/(2×300×15)=1.015N/mm2;
截面抗剪强度允许设计值 [τ]=3.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τ [τ],满足要求!
2.2挠度计算:
挠度图
v= 0.677q1L4/100EI[f]=l/400
其中: q1-恒荷载标准值,q1=12.516kN/m;
L-面板跨度,即横梁间距,取0.3m;
E-面板的弹性模量,取13000N/mm2;
I为面板惯性矩,I= bh3/12=30×1.53/12 =8.438cm4;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
f=0.677×12.516×304/(100×13000×8.438)=0.6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400 mm,满足要求!
二、次梁(横向)计算
次梁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次梁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取最不利荷载位置进行验算。次梁所受荷载有: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面板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倾倒和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腹板下计算宽度取次梁的间距0.3m。
1.荷载的计算
1.1 钢筋混凝土自重:q11=26×1.6×0.3=12.48kN/m
1.2 模板面板的自重线荷载:q12=8×0.015×0.3=0.036kN/m;
1.3次梁自重(松木):q13=6×0.1×0.1=0.06kN/m;
强度计算永久荷载设计值q1=1.2(q11+q12+ q13)=15.091kN/m;
变形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q=q11+q12 +q13=12.576kN/m;
1.4可变荷载标准值q2=1.4(Q3+Q4)×0.3=1.4×4.5×0.3=1.89kN/m;
2.次梁的强度计算
2.1 荷载计算及组合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及组合如下:
强度计算恒荷载简图
注:此图中最大支座力为:P1=1.1q1l=1.1×15.091×0.6=9.96kN。
强度计算活荷载组合简图
注:此图中最大支座力为:P2=1.2q2l=1.2×1.89×0.6=1.361kN;
组合以后最大支座力为P=9.96+1.361=11.321kN
(此值即为计算托梁强度的集中力)。
2.2 次梁抗弯强度计算
2.2.1、恒荷载最大弯矩
恒荷载弯矩图
恒荷载最大弯矩:M1=0.1q1l2 =0.1×15.091×0.62=0.543kN.m
2.2.2活荷载最大弯矩
活荷载弯矩图
活荷载最大弯矩M2=0.117q2l2=0.117×1.89×0.62=0.08kN.m
次梁最大弯矩M=M1+M2=0.543+0.08=0.623kN.m
2.2.3抗弯强度
σw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第二章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最新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pdf VIP
- (2025秋新版)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常见的动物》课件.pptx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ppt VIP
- 武汉版生命生态安全【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六年级 第3课《他人眼中的我》课件.pptx VIP
- 外墙清洗施工合同电子版.docx VIP
- 智能世界2035报告.pptx
- 二年级(上)语文生字课课贴 (2025秋).pdf VIP
-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六年级 第3课《他人眼中的我》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