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敦煌索氏和仇池政权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敦煌索氏和仇池政权关系

论敦煌索氏和仇池政权关系   摘 要:敦煌索氏为敦煌地区大族,家族影响遍及政界以及僧侣教团。两晋时期的仇池地方政权虽地处陇南一隅,在魏晋史中不入正史的小国,但凭借自身诸如民族成分混杂和与地方势力结合等特点却能在南北两大政权夹缝中艰难维系,其间与敦煌大族索氏家族中人员的隐约联系既是一例。本文以敦煌文献P2625提供的家族史为史料依据进行摸索,再现仇池政权存在的复杂社会关系。 关键词:敦煌索氏; 仇池政权; 刘宋政权 中图分类号:K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4-0159-04 收稿日期:2013-08-20 作者简介: 樊 翔(1972-),女,陕西西安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生,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o Family of Donghuang and Chouchi Regime FAN Xiang Abstract: Suo family was a big clan in Donghuang, it had great impact on local political circles and religious groups. In Jin Dynasties ,Chouchi local authority was in northern part of Gansu province, and was such a small country that could not be recorded in the history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but it survived in the crack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two regimes with its peculiarities of combination of mixing ethnic compositions and local force, the indistinct unite with the family of Suo in Donghuang was a typical example. The paper unveiled the complex social relations of Chouchi regime according to Donghuang document of P2625. Key words: Suo Family of Donguang; Chouchi Regime; Liusong Regime “河西大族是汉唐河西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一些著名的大姓家族自汉至宋一直发挥着政治文化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功用,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汉晋时期的河西大族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敦煌大族,最为典型与突出。”[1] 敦煌索氏人物,自汉末以来,频现于正史资料及通鉴等各类史书,其中杰出人物有以军功立世,有以学术造诣闻名,有的则位及人臣显赫,有的因其惠泽一方百姓而入史。正是由于索氏家族成员在两汉及魏晋的人物传记中的突出表现,从而为治西北史及敦煌学研究提供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空间。索氏家族的发展时期也是仇池政权(296~580年)往来于南北诸政权时期。二者既同处西北地区,又各具自身特征,一个是地方独立政权,生存在南北政权夹缝之间,却绵延存在百年之久,与十六国诸政权相始终;一个是河西显赫家族,对于当地文化及社会结构产生过深远影响。并且二者都共同与十六国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发生关系。因此,本文在理清仇池政权历史的基础上,对敦煌索氏与仇池政权的关系作一探析。 一 、敦煌索氏在西北的作为及影响 自汉武帝亲征北匈奴,打击匈奴势力后使之西迁,河西地区正式开始实行郡县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河西的开发,推行拓境实边政策,于是将中原地区的汉人以及各少数民族的百姓民众大规模地向河西地区移民,并设置河西四郡加以管辖。索氏家族的成员大约也在此时期零星地进入河西地区。当然,索氏最初进入河西的起因是悲伤凄凉的。 据敦煌文献P. 2625《敦煌名族志》“索氏”条记载:“汉武帝时,太中大夫索抚、丞相赵周直谏忤旨,徙边,以元鼎六年(前111年)从钜鹿南和迁于敦煌。凡有二祖,号南索、北索。初,索抚在东,居钜鹿之北,号为北索。至王莽天凤三年(16年),鸣开都尉索骏复西敦煌,骏在东,居钜鹿之南,号为南索。莫知长幼,咸累代官族。”[2] 由此得知敦煌索氏的家族身世以及来历,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索抚,原为西汉太中大夫,约是内地中原人,因直谏获罪,被谪西迁。另据S. 5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