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23《绿色蝈蝈》教案 新人教版
23《绿色蝈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法布尔及《昆虫的故事》的有关常识。
2.速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体会其作用。
4.感受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孩提时代,知了唱歌、蟋蟀鸣叫、蜘蛛织网、蚂蚁运食,都是我们天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忙碌之中少了那份赏玩的心境。19世纪的法国却有一位用毕生时间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他就是法布尔。《昆虫记》就是他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便是其中一篇。(出示课题及作者)
二、法布尔及其《昆虫记》:
法布尔:法国作家,昆虫学家。在1879年写成《昆虫记》第一卷,此后他开足生命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昆虫记》虽然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其内容及风格都比较和善,甚至妙趣横生,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敬重与热爱。《绿色蝈蝈 》就是这方面的典型。鲁迅先生称之为写“昆虫的生活”和“昆虫的故事”的楷模。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圈点生字新词
学生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解学习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明确:
静谧(mì)??? 篡(cuàn)夺????酷(kù)爱????篝(gōu)火???喑哑(yīn?yǎ)
???气氛(fēn)?? 螽(zhōng)斯? 啄(zhuó)? 钳(qián)子? 喙(huì)?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窸窣:象声词,形容发出细小的声音。
静谧:安静。
劫掠:抢劫掠夺。
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更胜一筹:更加超出一等。
3、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
①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明确:课文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著。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
②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明确:作者是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子的。清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又通过变换食物的花样,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这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作者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有哪些,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这样不断变换称呼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第二课时
四、精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
1.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窃窃自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都是拟人。这样写亲切自然,形象生动。
2.研读课文第9段,归纳这段文字说明了蝈蝈的什么生活习性。
明确:说明了蝈蝈的食性,蝈蝈属杂食性昆虫。
3.“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普通的猎物一样。”本语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明确:语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蝈蝈同类相食,拿螳螂来作比较。这样写既能使读者了解其他昆虫的习性,又能突出蝈蝈的习性。
4.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本文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生动感人。
例如:1.“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做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比喻生动贴切,突出了蝈蝈喜吃甜食的特性;2.“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把蝈蝈比喻为“蝉的屠夫”,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蝈蝈的食性。3.“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和睦”一词把蝈蝈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蝈蝈的生活习性。
五、拓展延伸
学完本文,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动物的说明文,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写?
学生总结归纳并回答,引导学生从本文的写作特点方面总结,注意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
《绿色蝈蝈》随堂抽测题(一)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绝望āi háo( )。
2、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cuàn duó( )了你的名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7 傅雷家书 教案.doc
- 初二期末试卷2016.1.15.doc
- 北京2011年新课标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第一章1.6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学案.doc
- 北京156中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北京156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北京2011年新课标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学案.doc
- 北京三十一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北京三十九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北京三十五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北京三十九中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学案1 新人教版.doc
-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 新人教版.doc
-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学案2 新人教版.doc
-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10 那树学案1 新人教版.doc
-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22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1 新人教版.doc
-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经两首学案1 新人教版.doc
-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9 谈生命学案1 新人教版.doc
- 广东省揭阳市五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
-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23 愚公移山学案1 新人教版.doc
- 广东省揭阳市五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