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四组长白山地区红松针阔混交林下灌木多样-生命科学学院党委.docVIP

植物四组长白山地区红松针阔混交林下灌木多样-生命科学学院党委.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四组长白山地区红松针阔混交林下灌木多样-生命科学学院党委

长白山地区红松针阔混交林下灌木多样性调查 焦小哲,彭新明,阳薇薇,蒋秀兰,赵慧,葛海旭,高媛,李锐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长白山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属北温带和亚寒带气候类型,是整个欧亚东大陆北半球上和世界上同纬度温带生态系统和森林植物保存较完整的地区。本文对长白山地区红松针阔混交林的类型以及其下的灌木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灌木层在阔叶红松林群落演替的作用提供底本资料,对于其他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长白山区; 阔叶红松林; 灌木;多样性 1.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活有机体(包括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及其生境的总称, 是一个地域内的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总和。植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及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指导性理论。物种组成是植物森林群落的基本属性,植物的种类组成越多,群落结构越复杂。种群在森林群落中的数量反映其生存状况和所起的作用,是群落最基本的群落特征。研究红松针阔混交林下的灌木多样性,对于深入了解该群落的结构、功能、演替动态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基地的自然状况 2.1.1 长白山地区自然概况 长白山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属北温带和亚寒带气候类型, 包括通化、 白山、 延边等地区的 22个市、县,与朝鲜接壤。它是整个欧亚东大陆北半球上和世界上同纬度温带生态系统和森林植物保存较完整的地区。约有植物2500种。位居东经 125°20′~130°20′,北纬 40°41′~44°30′, 面积 75 940 km2。其地形复杂,主要有高山、 高原、台地、河谷、沼泽等。海拔较高, 一般在 500~2000 m之间。由于受日本海吹来的东南季风、 江淮气旋、华北气旋、台风等降水系统的影响, 年平均降水量 在700~ 1 400 mm左右,年平均气温为 – 7.3~ 4.8℃ ,土壤以山地的暗棕色土壤为主。 2.1.2 长白山地区阔叶红松林自然概况 红松针阔混交林是长白山地区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带性植被,习惯上被称为“阔叶红松林”。阔叶红松林带垂直分布在海拔500~1100m的范围内,处于云冷杉针叶林带与阔叶林带之间,是长白山垂直分布带谱中面积最大的一带。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天然分布区,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量较大;阔叶红松林分布地带坡度平缓,排水良好,土壤为发育于火山灰砂砾土的暗棕壤,适于各种树木生长,很少出现红松纯林。分部区年平均气温为2~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0~-15℃,最热月(717~24℃。≧10℃活动积温在1500℃以上,无霜期为100~200天,年降水量为700~800mm。Pinus koraiensis) 为主,并混生多种阔叶树种,如紫椴(Tilia amurensis),春榆(Ulmus propinqua),色木槭(Acer mone),青楷槭(Acer tegmentosum),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 蒙古栎 (Quercus mongolica) , 水曲柳 (Fraxinus mandshurica),怀槐(Maackia amurensis)等;又有部分藤本植物,如山葡萄(Vitis amurensis),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狗枣猕猴桃(Actinidia kolomikta)等;伴生有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是东北典型的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区。 2.2 研究样地的选择方式和研究方法 露水河地区的红松针阔混交林面积大,且人为干扰因素相对较少,可以作为本次研究的样地。选取露水河地区的二十一林斑和新红松王两个红松阔叶林原始林地为采样区,采用野外普查法,以进山主路为主要骨架,由外及内、由浅至深进行林下灌木的详细采样,形成鱼骨式线路调查网络,采样路线覆盖整个原始林地。在系统的采样工作完成后,回到室内进行灌木标本的种类鉴定,根据其生境特点并查阅相关文献,对采集到的灌木进行分类及初步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红松阔叶林基本类型 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仅有一个群系组,即:阔叶红松林群系组。根据立地条件、建群层片的伴生种和标志种的不同,可将长白山地区阔叶红松林划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群系:1.蒙古栎、红松林,2.枫桦、紫椴、红松林,3.千金榆、沙松、红松林,4,紫椴、水曲柳、红松林,5.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红松林,6.春榆、水曲柳、红松林。 3.2 各类阔叶红松林下的灌木分布概况 阔叶红松林下常见的灌木主要有耐阴的毛榛子、黄花忍冬、东北山梅花、刺五加、东北溲疏、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