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晚唐“断肠”诗审美意蕴探析
摘 要:中晚唐诗歌中存在着大量以“断肠”为主题的诗歌。中晚唐诗中“断肠”一词的意蕴具有多种层次,诗人们在离别、相思、贬谪等题材中运用“断肠”一词营造出不同的审美意境,在寄托生命情怀的同时,也深刻映照了中晚唐文人的悲剧性审美体验。“断肠”诗的审美意蕴,是在中晚唐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诗学传统的承继性和诗人个体心理机制的合力共同形成的。
关键词:唐诗;断肠;意蕴;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1?0063?05
收稿日期:2010?10?28
作者简介:郭守运(1979-),男,安徽淮南人,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与文艺学。
On the “heart-broken” poems in later Tang Dynasty
GUO Shou-yun
(Nanhai Campu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oshan,Guangdong, 528225, China)
Abstract:There have existed a large number of poems with “heart-broken” theme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word “heart-broken” are multifold.When poets use “heartbroken” in the subject matters of separation, missing and demotion to create various aesthetic implications, which, while entrusting their life feelings, also profoundly reflect the tragic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s of “heart-broken” poems are formed under the combined efforts of the inheritance of poetic traditions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Key words: poems of Tang Dynasty ; heart-broken; implication; aesthetic experience.
中晚唐诗人具有不同于初唐和盛唐诗人的敏感性。在世事纷乱、命运难测的时代里,盛唐气象不再,宏大叙事也烟消云散,诗人们往往着眼于一木一石,一草一叶,寄寓自己的人生愁思。文学语言的字词组合作为个体审美经验的外化,呈现了中晚唐诗人的艺术追求,即诗的高度表现性和含蓄性,因而中晚唐诗中饱含着许多感慨生命凄苦、无奈、悲叹之吟唱。在层出不穷的离别、思妇、羁旅怀乡等题材诗中,“断肠”诗以其语浅而味醇,直白而不失蕴藉的审美意蕴积淀了中晚唐诗人的悲剧性生命体验。
一、 “断肠”诗的审美意蕴类别
中国传??美学认为,意境是情与景的互通契合,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要求,虚实交错是艺术表达的基本技巧。“断肠”之“肠”为实,中晚唐诗人将其与代表幽忧之心的“断”字相关联,惨淡经营,营造出以情传理、虚实呼应、相得益彰的审美情境。“断肠”本为夸饰修辞,浸润渗透着诗人的悲剧情感。而生发出“断肠”的具体原因,或是因战争频仍、宦途艰险,或是因悲古伤今、人生苦短,抑或因悼亡伤逝、愁怀难遣等;当诗人身处其中某一特定情境时,诗人的悲剧性审美情思得到触发,便积极将心中的象征符号进行综合或分解,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触发丰富的象外之意,于玩味中达到“畅神”。
“断肠”诗的意蕴真切地体现了“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的审美意境。在审美创造和审美观照中,每个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各自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每个人的情趣和经验都因人而异,因此“断肠”一词在不同的题材中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带有不同的象征意味。
(一)深情感伤、愁苦真挚的离愁别绪
离别作为生活之常态古已有之,并成为历代诗人的吟咏主题之一,如“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楚辞#8226;九歌#8226;少司命》),“它把人的‘生别离’视为悲的极致,这对于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离别诗、送别诗的悲美情绪主题积淀了深层结构”[1]。到了唐代,特别是中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花儿音乐的人类学写作.doc
- 浅谈解决水泡的批锋.doc
- 浅谈片头动画的创意和制作.doc
- 浅谈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第一幕的合唱及其作用.doc
- 浅谈清代篆刻艺术.doc
- 浅谈泰顺县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和实施.doc
- 浅谈现代社会中的“自我营销与个人品牌打造”.doc
- 浅谈新时代企业管理创新问题.doc
- 浅谈形象设计对影视人物塑造的作用.doc
- 浅谈殷墟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doc
- 移动支付在金融科技产品研发中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报告.docx
- 合成生物学技术在2025年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合成生物学技术助力生物燃料生产效率革命,2025年研究报告.docx
- 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环保包装中的应用与环保价值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docx
- 智能农业种植项目智能化设备选型指南报告.docx
- 2025年脑机接口技术在心理健康评估中的应用转化研究.docx
- 2025年餐饮供应链管理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研究.docx
- 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环保领域助力环保产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分析.docx
- 移动医疗在2025年数字医疗市场的应用前景白皮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