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织行为学20138511519
上班时间嬉闹打赌,也是公司不提倡的。对工作过于认真的检验工说风凉话,甚至为了显露自己的胆量和能力而故意挑战公司的规章制度等等,正是监工要管制的。但观察小组发现,这些监工往往对这种小集团行为熟视无睹,有时候甚至还会附和。那么,公司的正式制度和管理举措,在这些具体操作的工头手里就打了折扣,而且小集团活动越积极、越频繁,这种折扣就越大。监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他们严格执行公司的规定,对小集团过多干涉,就会欠缺“人情味”。他们就会招致工人的反感,失去自己对下属的控制力。也就是说,正式管理的力度和效果,最终要看小集团的接受程度。到这里,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管理的协调问题,管理中的“理性”和“人情”的关系问题,开始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点。 5.1.1霍桑试验(Hawthorne Experiment) 5.1组织行为学行为科学理论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对比 5.1.2组织行为学行为科学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的局限性 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过多地强调感情的作用 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的影响 5.1.2组织行为学行为科学理论 5.2组织行为学行为科学理论 X理论 1、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只要可能就会逃避工作; 2、人生来就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宁愿听从指挥; 3、人天生就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需要 4、人习惯于守旧,本性就反对变革 ; 5、只有极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人缺乏理性,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Y理论 1、要求工作是人的本性; 2、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愿意,而且能够主动承担责任; 3、个人追求满足欲望的需要与组织需要没有矛盾 4、人对于自己新参与的工作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与自我控制; 5、大多数人都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5.2组织行为学行为科学理论 如何看待X理论和YL理论?你在工作中如何做的? 5.3组织行为学案例——个体行为 李强的职业发展 李强,1949年生于中国北方一个小镇。正当他念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后来又在上山下乡的浪潮中到一个偏远的人民公社插队。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他考入了某财经学院。毕业后,在某市的一家造船厂做成本会计,一年半后,他辞职后到了某市一家集装箱公司谋得一份管理职位,三个半月后,他被解雇了。在谋求新的工作岗位时,他到一家职业介绍所作了能力测试并寻求帮助和建议,测试结果表明他最适宜做推销工作。那家职业介绍所为他找了一份药品推销工作,任职于一家大型医药公司。他喜欢这一工作,在那里干了一年半。后来,他听说另一个更著名的药材公司有同类型的工作,便向该药材公司申请,并在1984年被雇佣。进入90年代,他的女儿长大并考入一所著名大学,但他的妻子却下岗了。李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也变得有点工作狂了,因为他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人劝告他去找一位心理医生解除他的心理紧张。他接受了劝告,找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作了一系列的咨询诊断。下面就是他在一次谈到他的工作历史时的诊断: 5.3组织行为学案例——个体行为 李强的职业发展 心理医生:你干过很多工作,那是因为你在财经学院毕业后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缘故吗? 李强:确实是这样。我生活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决定我作为一名职员究竟想干什么。这曾经给我造成精神上极大的痛苦,甚至在今天仍是这样,我仍不能确定究竟何种类型的工作或职业最适合我。 心理医生:好,让我们先谈谈你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你在造船厂做成本会计,为什么要辞掉这份工作呢? 李强:首先它很烦人。我不喜欢整天跟数字打交道,不喜欢只在数字上加减乘除。另外,我认为那份工作毫无前途,那时我有很大的抱负,我要做较高层的管理人员,挣较多的钱。 心理医生:因此你去了那一家集装箱公司? 李强:是的。那是一个我可以向公司证明我的能力、真正的管理职位。 心理医生:但是你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遇到了点麻烦 李强:我不适应那种类型的组织。我监督工人们操作制造箱子的机器设备。这些工人都是从最偏远的农村招来的,很难管理,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5.3组织行为学案例——个体行为 李强的职业发展 他们对工作和公司没有积极的态度,毫无感情。我的老板,那个幕后指挥者,总是要求我对他们狠一些,督促我要求他们提高工作速度。告诉你一个例子,你或许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我手下有一个老年妇女,大约有50岁,生产装冰箱用的箱子,因为箱子太大,所以她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我敢说,她已经竭尽全力了。但我看见老板站在她身后,手拿着秒表,大声叫着,呵斥她快点。我一点也不喜欢他那样做,就像我不喜欢穿着鞋磕着地走路一样。一次,老板请我们这些管理人员出去吃饭,那些同事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嘴脸极其令人厌恶。我自言自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