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脑辅助教学软体使用後之效益分析──科技接受模式的观点与应用.PDF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以科技接受模式為理論基礎,探討學生「內在學習認
知」對「使用行為意圖」的影響,並發展一個整合性的「電腦輔助教學
軟體效益實證權變模式」。為了驗證此模式的可行性,本研究採用問卷
調查,並進行學生使用前後之成績比較分析。本研究的對象為一所專
科學校的學生,共發出370份問卷,有效問卷共351份,有效回收率為
94.9%。由階層迴歸分析結果發現,科技接受模式中的「知覺有用性」、
「知覺易用性」、「主觀規範」、「電腦焦慮」與「電腦自我效能」對
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的使用意圖有正向的影響,並進而改善學生的學習效
益。另外,比較學生使用前後之成績發現,對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的練
習,每週時數超過3小時以上者(成績進步平均數為5.02分),與每週時
數3小時以下者(成績進步平均數為2.57分)成效明顯的提高。
責任編輯:林紀慧
投稿日期:2008年11月18 日,2009年8月27 日修改完畢,2009年11月16 日通過採用
*曾瑞譙,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幼兒保育科講師兼主任秘書,E-mail:jer2443.tseng@msa.hinet.net
127
Heinich, Molenda, Russell, 1993
Instructional Media
1993
IT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Subjective Norms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
文档评论(0)